GDP 密度排名:深圳遙遙領先,北京跌出前十

07-12

作者:第一財經記者 林小昭

生產總值(GDP)密度或者地均 GDP,指的是每平方公裡土地創造的 GDP,可以反映一個地方的經濟密度和經濟發達程度。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各城市的 GDP 密度統計發現,目前共有 41 個地級以上城市的 GDP 密度超過瞭 0.5 億元 / 平方公裡,共有 18 個地級市的 GDP 密度超過瞭 1 億元 / 平方公裡。其中最高的是深圳,每平方公裡的 GDP 產值達到瞭 9.76 億元,處於全國領先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 GDP 密度是按照建制市范圍內的總面積來計算。由於許多城市下轄有不少縣市,或者遠郊區,一些城市的山體占比較大,這些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口密度。

滬廣深等疏解非核心功能

深圳之後,上海的 GDP 密度高居第二,每平方公裡達到瞭 4.33 億元。去年上海 GDP 達 27466.15 億元,比上年增長 6.8%,繼續位居各大城市第一位。作為人口達 2400 多萬的超大城市,目前上海正在加快疏解非核心功能。

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 2016-2040》,上海市未來將會逐步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實現 " 研發在上海、生產在外面 " 的目標。規劃提出,要有力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逐步推動城市非核心功能向郊區以及更大范圍疏解。同時加強長三角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推動錯位競爭、優勢互補。

位居第三的是鄰近深圳的 " 世界工廠 " 東莞,GDP 密度達到瞭 2.77 億元 / 平方公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出口貿易的發展,東莞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之一,形成以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傢具、玩具、造紙及紙制品業、食品飲料、化工等八大產業為支柱的現代化工業體系。目前東莞的土地開發強度日益飽和,不少產能也要外遷到粵東西北乃至內陸省份。

位居第四的是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省會廣州。近兩年來,先後有思科、富士康等一系列大項目落戶廣州,廣州發展有重新加快的趨勢。

6 月 23 日,通用電氣醫療集團 GE 生物科技園項目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動工。該項目是 GE 醫療集團在亞洲首個生物科技園,年產值預計 40 億 ~80 億美元,將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共同打造世界領先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特色園區。

廣東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思科、GE、富士康等巨頭的落戶,未來一兩年廣州的經濟增長將明顯提速。

不過,這些大型項目主要是落戶於廣州的外圍區域,其中心城區目前也在積極疏解非核心功能。廣東省政府 5 月發佈的《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 2017 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在優化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方面,將推進珠三角城市控容提質,廣州、深圳市嚴格開發規模、強度、邊界管控,有序向周邊城市疏解非核心功能。

廣州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廣州、深圳這兩座一線城市,要疏解的非核心功能主要是工業制造業。隨著土地等各種成本的上升,廣深中心城區主要應當發展高端服務,如科技創新、金融等產業,制造業則要向珠三角其他城市有序轉移。隨著軌道交通的完善,城市群框架形成,非核心功能也在日益加速向周邊地區疏解。

<section style="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order-style: solid; -webkit-border-image: url ( " http:="" mmbiz.qpic.cn="" mmbiz_png="" p6vlqvia1uicw9zm8viaw9okgmz7rjyv7pxnablibv0pljcjlwxxj2p2g9ib4na9zpkuzfpnieahumg8erf86mk9qea="" 0?wx_fmt="png" ) " 5="" 30="" fill;="" border-width:="" 5px="" 30px;="" color:="" rgb ( 255,="" 255,="" 255 ) ;="" background-color:="" rgb ( 41,="" 79,="" 177 ) ;"="">

這兩個三角洲密度最高

在廣州之後,廈門、佛山、無錫、蘇州、中山、南京分列第 5~10 位。

從地域分佈上看,GDP 密度最高的 10 個城市全部位於南方沿海地區,其中 5 個位於珠三角,4 個位於長三角,廈門則位於閩南三角洲。

這 10 個城市的第一大特點是,地理面積都較小,全部都在 1 萬平方公裡以內。其中,上海是面積最小的直轄市,深圳和廈門在 30 多年前設立經濟特區時,政策規定是一個經濟特區隻能帶一個縣,因此這兩個城市總面積都在 2000 平方公裡以內,廈門則更是目前一、二線城市中面積最小的城市。此外,東莞和中山在改革開放初期都隻是一個縣,後面直接升格為地級市,所以面積都不大。這兩個城市下不設縣,而是由市直管鎮。

擴大到 18 個 GDP 密度超過 1 億元 / 平方公裡的城市來看,絕大多數位於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共有 16 個城市位於東部沿海地區,隻有武漢和鄭州位於中部,這兩個城市均為中部人口大省的省會,均進入瞭國傢中心城市的行列,發展前景廣為看好。

另一方面,GDP 密度與轄區內的自然地理面貌有緊密的關系。一些轄區內有較多山地、丘陵地貌的城市。比如北京雖然總面積超過瞭 1.6 萬平方公裡,但山地面積占比就達到瞭 62%,因此北京的 GDP 密度僅位列第 11 位,但如果隻計算主城區,北京則是 GDP 密度最高的地方。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杭州。杭州地形復雜多樣,其中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 66%,大多分佈在西南部,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下;平原占總面積的 26%。因此杭州的 GDP 密度僅為 0.67 億元 / 平方公裡,位列全國第 30 位。

值得註意的是,浙江省是我國直轄市之外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不過浙江的 GDP 密度相比珠三角和蘇南地區都有明顯差距,沒有一個城市的 GDP 密度超過 1 億元 / 平方公裡。這主要與浙江省內山地較多、平原較小,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較小、人口規模較小有關。

其中,浙江省內 GDP 密度最高的城市是嘉興,位居全國第 19 位,達到瞭 0.96 億元 / 平方公裡,有望在今年突破 1 億元 / 平方公裡的大關。

未來,嘉興將主動接受來自上海的疏解和外溢。今年 3 月 29 日,浙江省宣佈同意在嘉興市設立 " 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 "。近期,浙江省發改委印發《嘉興市創建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實施方案》,明確將在軌道交通與上海軌道網對接、平湖與上海共建張江長三角科技城、上海自貿區嘉善協作區建設等八大重點事項上,支持嘉興全面接軌上海。

表:41 個 GDP 密度超過 0.5 億元 / 平方公裡的城市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