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侃侃,值得記住的第一代 80 後創業傢

01-25

鈦媒體註:80 後創業標桿人物茅侃侃於近日自殺過世,年僅 34 歲。這消息也得到瞭茅侃侃好友的證實。自此,茅侃侃朋友圈最後的一條動態也停留在瞭 2018 年 1 月 23 日。

作為 80 後創業的代表人物,茅侃侃年少成名,23 歲便創業成功,成立 Majoy 公司。與李想、戴志康、高燃成瞭那個時候 80 後年輕人的創業偶像,受到瞭追捧。

不過與其他幾位相比,近些年來茅侃侃消失在公共視野很久瞭。在經歷一系列創業後,茅侃侃最終選擇電競產業。據公開資料顯示,2013 年,茅侃侃加入 GTV,踏入電競圈;2015 年 9 月 30 日,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傢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傢電競,並出任 CEO。

據創業傢報道,萬傢電競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根據上市公司財報,2016 年電競公司實現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損益為 -1073.72 萬元,期末少數股東權益餘額為 1199.89 萬元。2017 半年報顯示,當期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損益為虧損約 215 萬元;負債合計約為 4812.7 萬元。

2016 年,萬傢電競迎來一次轉機。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宣佈欲以 30.59 億元收購萬傢文化 29.135% 股份,但這項受人矚目的收購案以銀行叫停龍薇傳媒的貸款宣告失敗。萬傢文化的股價隨之大跌,子公司萬傢電競的融資計劃,也受此次事件影響暫時擱淺。

2017 年 8 月,祥源控股整體收購持股 30.52% 的大股東萬好萬傢集團。作為萬傢文化子公司的萬傢電競與新進入的祥源控股的關系趨於緊張。

有報道稱,祥源文化從始至終的態度都是希望盡快賣掉部分萬傢電競的股權,但並不會出錢參與新一輪融資,也不願意等萬傢電競盈利後進行回購。在這種情況下,茅侃侃曾自己籌得一筆資金,但祥源文化方面卻表示,不能以超過上市公司向其借款的利息借債,會影響審計,茅侃侃也隻得原路退回。

為創業茅侃侃已經投入瞭自己全部身傢和心血,但還是難以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資金斷鏈,瀕臨破產,又得不到支持。在巨大壓力面前,茅侃侃選擇瞭離去,留下一片惋惜。鈦媒體今日發佈一篇 2014 年舊文,謹以此紀念 80 後創業者。下文記者汪再興,實習生李夢陽。

幾年前還會拍桌子罵客戶傻 X 的茅侃侃,如今對別人拋來的各種無厘頭罵聲都可以泰然處之。當年作為被媒體塑造出的 80 後第一波創業明星,他曾經風光無限,也曾因為叛逆的性格跌入低谷。如果說,剛出道時,他還是一位典型霍爾頓式的青春叛逆者,那將近十年的積淀則讓這個毛頭小夥已經找到瞭與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的方式。

2006 年初,年僅 23 歲的他就成為一傢國有控股企業的 CEO,他創造的 " 真人實景數字引擎 " 的想法得到瞭某國企副總裁的認同,這是一款將網遊搬到實景中體驗的項目,很快,他的創業項目得到政府批準,這位 17 歲時兩度輟學的少年此後又多瞭一個身份— 80 後 CEO。

這個身份很快就引來媒體的關註。2006 年 5 月 14 日,茅侃侃作為嘉賓做客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和他一起對話的還有時任泡泡網 CEO 李想、康盛創想 CEO 戴志康、MyseeCEO 高燃。他們 4 人均出生在 80 年代,20 歲出頭便有瞭自己的公司且事業蒸蒸日上。此時韓寒叛逆成名的事跡還在流傳,而他們 4 人的崛起迅速在商業領域掀起軒然大波," 京城 IT 四少 "、"80 後創業新貴 " 等名詞在此後數年被媒體反復提及。

然而時代代表者往往和 " 時代 " 這個詞一樣都會發生改變。2014 年 6 月 20 日,面對《博客天下》記者,已過而立之年的茅侃侃說:" 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我不是一個會管理的人。" 現在的他是 GTV(遊戲競技頻道)的副總裁,負責視頻等業務,而公司管理事務則交給瞭他的合夥人。

時隔 8 年,這位在年少時不斷折騰的年輕人正將他的人生軌道保持平穩。他似乎悟出瞭與年少時截然不同的人生哲理:" 現在是某件事你不喜歡,但為瞭完成你不得不做。這不是無奈,社會就是這樣。"

年少成名

31 歲的茅侃侃仍然保留著青春期叛逆的外形。他最近染瞭一頭靛藍色頭發,長長的劉海垂到瞭眉毛上,一身上下清一色的 Paul Frank(大嘴猴)休閑裝,還有半袖 T 恤下滿是青灰色紋身的雙臂,站在記者面前,活像個玩 Cosplay 的網絡青年。采訪當天,腳下一雙粗佈休閑鞋的他在錯過瞭電梯後徑直走樓梯下樓,無咖啡不歡的他向二樓前臺要瞭一杯咖啡,然後快速移步會議室,放下手機,蹺起二郎腿,點瞭根煙。這一系列的動作連貫無縫隙,就像他的語速一樣快。盡管,他否認 " 形象與年齡、年代的關聯," 但在熟悉他的人看來," 反叛 " 這個詞匯至少貫穿瞭茅侃侃前 31 年人生的大多數時光。

和同時代的孩子一樣,出生在北京部隊大院的他從小就接觸瞭計算機。6 歲時就從下海的父親那裡得到瞭一臺 Apple 進口貨,從此對計算機愛不釋手。而他對程序、軟件等計算機系統的癡迷讓他迅速成為一名電腦高手,12 歲玩轉各種軟件的安裝和拆卸、15 歲成為瀛海威時空最年輕的 BBS 版主。

而這樣的偏執帶來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的極度偏科。2000 年,17 歲的茅侃侃因高一地理會考不及格而退學。而望子成龍的父母並不甘心,滿懷期待地把他送到四川綿陽科技城的一所重點高中繼續上學。讓母親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不到一年,這位少年時十分乖巧的兒子以想工作為理由再次提出退學。

茅侃侃的理由很簡單:我有計算機技術。拗不過他的母親在答應的同時提議他去計算機培訓班和英語培訓班裡充電。兩個月後,他拿下瞭微軟 MCP(微軟認證專傢)、MCSE(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證數據庫管理員)三項認證,當年在全亞洲 18 歲拿下三項認證的隻有兩人。半年後,他完成瞭 " 華爾街英語 " 的學習。

此後 6 年,在青春荷爾蒙的催化下,少年的沖突與這個世界的沖突沒有絲毫平緩的跡象。從網站管理員轉到辦公軟件研發,從成立公關公司到進入北京市科委負責整個中心 CI 項目的運行,憑著包裹著沖動的興趣,他接連跳槽,6 年間換瞭 6 份工作,並且另外成立瞭一傢公司和創建瞭一個 Linux 技術網站。一次,他曾對著自己的客戶大拍桌子罵道:" 你懂還是我懂?" 也因穿著隨便我行我素而被領導叫去談話。

性格的沖動加上年齡的叛逆,他初入世界的幾份工作都無果而終。2005 年底,他根據之前積攢的人脈和資源成立瞭一傢自己的公關廣告公司。其間,他和一位在北京市科委認識的長輩—北京時代遠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林琪聊天,在國有企業轉型的問題上林琪提出如何依靠新項目來帶動和促進民品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由於茅侃侃在科委期間參與瞭北京市石景山區的數字娛樂產業基地項目的立項工作,他向林說:" 是否可以從數字娛樂產業類的項目入手?" 一句話引來瞭對方的興趣,之後經過數次溝通,將網絡遊戲搬到實景中遊玩的 " 真人實景數字引擎 " 創意逐漸清晰。2006 年,Majoy(時代美兆)公司成立,23 歲的茅侃侃成為公司的 CEO。

同年,茅侃侃的一位公關朋友對他說《中國企業傢》雜志有個專題想要采訪他,一向爽快的茅侃侃直接答應瞭。" 就當是給朋友幫個忙,也不知道是封面什麼的。" 他對《博客天下》記者說。

之後發生的事情更像是一位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夥闖入名利場的故事。那期封面報道效果出奇得好,"80 後 " 的概念迅速被媒體炒熱。不久茅侃侃和其他三位 80 後創業者,泡泡網 CEO 李想、主攻社交平臺與服務的康盛創想 CEO 戴志康、提供影音文件的視音頻娛樂網站 MyseeCEO 高燃,同時收到瞭央視《對話》、《經濟半小時》欄目的采訪邀請。

這兩期節目同一天晚上前後連續播出,這意味著,茅侃侃將在銀幕上持續亮相 90 分鐘。果不其然,5 月 14 日《對話》播出當晚,剛過十分鐘,茅的手機就在響,一個小時下來,200 多條祝賀短信塞滿瞭手機。

再之後,被譽為 80 後第一波創業者的茅侃侃 4 人開始頻繁接受采訪,上雜志封面,去高校演講。" 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哥兒幾個就像歌唱界的五月天、飛輪海似的,四處同臺作秀,捆綁促銷。" 茅侃侃回憶道。顯然,他們已經成為瞭 " 明星 ",而在當時 "80 後是垮掉的一代 " 呼聲高漲的輿論中,茅侃侃等人則意外成為瞭 "80 後 " 的代表。

明星滋味

被央視《對話》欄目報道後,茅侃侃的確嘗到瞭 " 明星 " 的待遇。他開始被各種采訪聚焦,成為青年人的 " 創業勵志偶像 "。他被銀行、保險公司以及帶有 VIP 服務性質的公司鎖定成瞭 " 優質客戶 ",並且能和他的偶像如張樹新等同臺出鏡。

作為 "80 後 " 首批亮相的創業傢,這些年輕人馬上就嘗到 " 明星 " 光環下的甜味,茅侃侃的 Majoy" 真人數字遊戲 " 產品還未上線就接到大量訂單,生意出奇地好談。一次采訪中,當時在做 IT 類垂直門戶網站泡泡網的李想也坦承,自己省瞭 2000 萬的廣告費。

然而,享受 " 明星 " 優厚待遇的同時,也必然要承擔明星效應下的負擔。" 我開始不斷地接受各種采訪並開始習慣對著鏡頭說話,可是那會兒還不知道對著鏡頭說話前得先過過腦子。我忽然不知道是接受采訪重要,還是管理公司重要。" 在這個名利場中,茅侃侃開始忘記瞭商業世界的真實要義,就是活著和不斷贏下去才意味著能夠享用名利。

在名利場迷失的惡果最終在節目播出半年後集體爆發。2006 年底,Majoy 產品試營上線,茅侃侃在產品定價問題上與員工發生爭執,大量員工選擇辭職。他以國外真人實景遊戲的標準為自己的產品定價為兩個小時 388 元外加 10% 的服務費,而這一舉動引來瞭公司營銷部和市場部的質疑,在經過 20 多次的會議討論後,當時 23 歲的茅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始終不肯改價格,甚至口無遮攔的說道:" 我的責任就是做決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們都按照我的決定來。再貴的東西都能賣得出去,你們營銷和市場部門的責任就是研究怎麼賣怎麼實現效益,而不是來和我討論決定本身的對錯。"

然而事實證明,茅侃侃的這個決定是錯的。2007、2008 兩年來,真人 CS 異軍突起以低廉的價格迅速占領市場,Majoy 連年虧損,財務報表慘不忍睹,團隊人員大量離職。也就在這時,過度焦慮的茅侃侃患上瞭嚴重的抑鬱癥,腦海裡浮現的全是各種 " 玩完 " 的可能,嚴重失眠的他不得不使用安眠藥入睡。

也就在茅侃侃在定價問題上焦頭爛額時,李想從泡泡網轉型汽車之傢的想法也遭到瞭公司上下的反對,幾百名員工集體辭職以示抗議。而一味利用媒體高調包裝自己的高燃漸漸成為眾矢之的,引起投資人的強烈不滿,高燃辭去 Mysee 總裁職位,從此銷聲匿跡。短短幾個月,20 多歲的毛頭小夥經歷瞭天堂到地獄的戲劇性轉折。

最終,茅侃侃不得不開始降價,推出 10 元 / 小時的體驗價和真人 CS 血拼,和團隊一起跑到一線商場去做地面推廣。2009 年,時代美兆徹底停止對現場運營遊戲的支持,進而轉為面向培訓企業、軍隊提供基於 Majoy 技術平臺的、定制化的培訓系統和軍事訓練模擬系統。

" 我發現定價這事兒誰說瞭都不算,隻有市場說瞭算。" 經過商業營銷慘敗的他第一次領教瞭市場的厲害,而此後的另一件事又讓他與外界的沖突達到頂峰:他以一種近乎決裂的方式向董事會提出辭職。

2010 年,由於已經獲批的公司項目的立項手續遲遲辦不下來,他在一次董事會上拍案而起:" 你們這麼拍腦門子是想這公司好還是玩完?你們有幾個真的關心過項目的具體運作而不是摘花兒的時候才來?老子不幹瞭!"

平穩回歸

離開 Majoy 的那幾個月無事可做,他比平常更頻繁地去夜店喝酒唱歌來消磨時光。後來有朋友對他說,你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寫書吧。茅侃侃同意瞭," 反正也是寫字,又能掙酒錢。我不是為瞭寫,就是想寫。" 給出版社交完定金,他靜下心,僅用瞭兩個星期便寫完整本書的 15 萬字。兩個月後,另一本完稿,分別是《像戀愛一樣去工作》、《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這些書都是講述他的創業經驗,這也是他第一次系統性地對自己的人生做出反思和總結。

他告訴《博客天下》:" 每個人都有他的優勢,我的優勢不在管理上,我的優勢是在對外打交道,或者研發產品內容上。我是業務型的人,舉個簡單的例子,Google 那倆創始人誰也不是 CEO 誰也不是總裁。" 在經歷大起大浮之後,他坦承:" 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 離開他一手創立的 Majoy 後,他停瞭兩年的新浪博客重新開張,在刪去瞭記錄過去的 105 篇博客後,改名為 " 茅侃侃歸來 "。

此後,他又繼續創辦縱橫經緯公司做交通 APP" 哪兒堵 ",自己全權負責技術工作,而公司管理事務交給他的合夥人郭潔青。就在 " 哪兒堵 " 風生水起之時,他的一個朋友找到他希望他加入 GTV 做業務:" 你說你滿身紋身的做交通 APP 開發,人傢還以為你是神經病,你還是應該做傳媒。" 茅侃侃半開玩笑地回應道:" 我樂意你管得著嗎?我想自由點兒。" 兩人閑聊之後事情不瞭瞭之。

GTV 是北鬥星空數字電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旗下遊戲電視頻道,隸屬於遼寧電視臺。GTV 遊戲競技頻道和體育頻道,除瞭定時播放原創遊戲競技視頻外,還轉播各種電子競技大賽視頻。2013 年 10 月,在幫朋友融資的時候,茅侃侃來瞭幾次 GTV 辦公室,在朋友的再次勸說下,他發現他自身善於業務操作的特點和他這位善於管理的朋友極其搭調。" 我這個哥們兒拉我來說我太適合傳媒瞭,後來我想想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他能彌補我大量的有關管理上的缺陷。而且這個公司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茅侃侃對《博客天下》記者分析。

衡量瞭一番後,茅侃侃終於決定加入。這一次,他選擇瞭十分平緩的方式——協商後賣掉 APP" 哪兒堵 ",全心投入 GTV,並帶領團隊進行互聯網業務的轉型。在創業世界裡周旋瞭近十年後,鋒芒不再的他終於抓住一次機會將人生平穩地落瞭地。

這位第一波 80 後創業者在事業平穩落地後,又開始尋找他人生的意義。2013 年 2 月,茅侃侃拜泰國高僧古巴文利為師,遂皈依佛門。" 一方面是我跟師父很有眼緣,第一眼就覺得很喜歡對方。另外是到瞭一定年齡你就想把事情做好,不想添更多的麻煩,你會變得更理性一些,其實我在想事情的時候還是感性的,但是具體到執行的時候我會變得更理性。"

面對《博客天下》記者,茅侃侃十分坦率地表示,自己是個性格太急躁的人,而皈依以後,他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他的確改變瞭很多。去年 12 月,茅侃侃開車送同事回傢,返回路上一條查車車道收緊,車輛較擁擠。而這時另一輛車著急趕路,從旁邊硬別進車隊,兩輛車差點碰上。突然,那輛車司機搖下車窗破口大罵茅侃侃並質問:" 你怎麼開的?" 正在想事情的茅聽到後卻愣在瞭那裡,反倒是一旁的交警揮舞指揮棒抬高語調問那司機:" 你怎麼開的?你讓他先過。" 在當天發佈的朋友圈裡,茅侃侃調侃道:" 最近心情也太好瞭,這擱以前我早打起來瞭。"

" 我就是這兩年性格變化大瞭一些,雖然說話還是那德行。以前我創業的時候我脾氣特不好,一天發 8 回火,現在一年多瞭就發過一次。" 那一次,因為有人耽誤瞭他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氣急敗壞的他順手拿起手機準備摔下去,但立刻又冷靜瞭下來,為瞭表示自己氣憤,他摔瞭緊挨手機的打火機。

" 裡面還有通訊錄吶。" 他拿起手機,在《博客天下》記者面前晃瞭晃,表示即使再生氣也不能摔手機。" 我是這公司說話最和聲和氣的人,還真不是刻意要這樣。因為經歷告訴我發火真的不能解決問題,就像以前我還拍著桌子罵客戶‘你懂我懂啊’,結果丟瞭一個大單。"

盡管 31 歲的茅侃侃不斷表示,自己與過去那個 " 他 " 間已經進行瞭切割,但從一些細節上仍能看出他的叛逆與玩世不恭。一個例證是,與他左臂紋的泰國佛教經文相反的是,右臂紋的卻是聖母瑪利亞的畫像。問他為什麼信佛後還會紋基督教的畫像,他很不介意地回復說:" 我覺得這畫很好看!"

眼前這位年輕人,可能在事業和性格均步入平穩期後會變得更加成熟,但一定不會失掉個性,他似乎比普通人擁有更漫長的青春期且叛逆未盡。

他說

2006 年也不知道怎麼就被當成 80 後代表瞭,我揣測是當時就業形勢不好,當時有人跳樓嗎不是,所以政府需要拿一些沒上過大學的出來創業的例子來平衡一下輿論。當時我一個公關公司的朋友說《中國企業傢》想做一個專題想要采訪你,我說那行吧,就當是給朋友幫個忙,也不知道是封面什麼的。

當時做完之後效果很好,《對話》欄目的制片人羅振宇看見瞭說,這專題挺有意思,說我們做一期對話吧。在做對話之前,不知怎麼的,《經濟半小時》又看見那篇報道瞭,說這有意思啊,那采訪一下吧。那兩個一播,就咕嚕咕嚕全來瞭,但到底因為什麼選瞭我們我也不知道。《中國企業傢》那期報道挺屌的。但當時一定是有設計和有安排的,但是我們不知道。

央視之所以隻找我們四個,第一是因為我們都在北京,第二是當時的作者程苓峰說在川軍本色請我們吃頓飯,但那天隻有我們四個有空去瞭。當時也就閑聊扯淡,都沒怎麼聊工作的事。當時覺得四個人氣場還挺合的。特別是李想,跟我住得又近,他老婆也是我朋友。什麼方面都挺合的,這就是好朋友的感覺。

上瞭電視你會有這種感覺,很爽。當時對於我除瞭能認識更多的朋友,沒有其他特別的感受。

其實我們真的代表不瞭 80 後,有太多的人做得比我們要好,李想不說瞭,汽車之傢風風火火。戴志康,做天使投資反倒幹得挺爽,在騰訊沒幹爽,走瞭,到天使投資賺 high 瞭。高燃,我現在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聯系是有,偶爾微信聊一下,但我從來不問他在幹啥,他又不在北京,他比當時學會懂得什麼是低調瞭。

我後來其實挺不喜歡跟政府打交道的。我們這個公司平常幾乎不跟政府打交道的。就是因為之前我跟政府打交道打多瞭,我覺得我的性格不適合跟政府打交道,我在科委待不下去也不是因為工作做得不好,我工作做得特好。我原來的老領導對我挺好的,但是我不行,沒有像我這樣上班的,反正我是有啥就說啥的,政府說一是二,他強調的是二,你聽成一就不行瞭。其實那時候領導挺寵我的,小孩兒嘛,我進北京市科委才 19 歲。

事業單位相對寬松一些,業績還是挺好的,因為著裝問題領導找我談話讓我註意一點,跟外賓打個交道啥的要註意著裝,我說好好好。其實我受不瞭這種體制。

2007、2008 年時有點抑鬱,因為我的性格,其實能侃的人也會抑鬱。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是沒有聲音很安靜,我就會胡思亂想,就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往最壞瞭想,像《蝴蝶效應》一樣發生連鎖反應。

我現在睡覺基本靠安眠藥,每天來一片兒。平常的壓力就忍著,不像以前非得去喝酒唱歌,因為耽誤第二天的事兒,你底下有 300 多號人,你先抑鬱瞭他們還幹不幹瞭,所以現在都不需要調整,都習慣瞭。

這不叫轉型也不叫轉變,就是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做不下去瞭就換唄。你一直在堅持,堅持到最後發現是個死胡同,那該換就換。你得接受現實,這很正常。你可能看見有人創業 800 回瞭還在換。大傢都看見牛逼瞭卻沒看見挨打的時候瞭,這樣的人太多瞭。我覺得是人都會經歷的,你創業你也會經歷。

創業沒有早晚,隻是說你做的具體的事情有沒有符合天時地利人和。如果創業剛好趕上好的機會,用雷軍的話說就是 "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這是時機,還有合作的人,這是磨合出來的,誰一開始也不知道這人行不行,都不是算命的。跟談戀愛結婚是一樣的,磨合對瞭就行瞭。

你像我就整天吊兒郎當,這不是說我不好好工作,而是說我們還不至於愁錢過日子,李想是一定要把愛好變成事業的。我記得 2007 年周鴻禕就說汽車之傢你不可能做過汽車網什麼的,你就不能做這個,但第二年汽車之傢就排全行業第一瞭。他這個人就賭這一口氣,我就是要這麼幹,甭管結果怎麼樣。戴志康是更有投資者的頭腦,做事情越來越像一個特別棒的投資人,其實也是個嘻嘻哈哈的人。而我就是個純粹的嘻嘻哈哈的人,但現在就會變得某件事你不喜歡但為瞭完成不得不做。這不是無奈,社會就是這樣,也是人變大瞭。

我們這批人沒有老一輩的隱忍和堅韌。他們也是練出來的,達到瞭一定的高度。年齡小的話的確有些弊端,眼光啊,格局啊,入世不深,想得不夠長遠。一定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因為沉淀不夠。創業,什麼年齡做都可以,本身也是一個沉淀的過程。

80 後雖然還有點兒叛逆,但其實不上不下,在中間。75 到 85 是一代,85 到 95 是一代。我們從小受的教育還是正統的教育,隻是計算機和互聯網開始讓我們去尋找些東西。最想放開手腳、最願意放開手腳但多少還有些禁錮的。其實柳傳志 20 多歲的時候也許跟我一樣,差不瞭多少,什麼年齡幹什麼事嘛。隻是我們趕上瞭一個互聯網爆發的好機會,其實 70 年代的人不也趕上瞭嗎,任何一個國傢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早晚死在沙灘上。

90 後的叛逆挺好的,我從馬佳佳還有她身邊創業的人來看,就是這些人特別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的叛逆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參與到他們所從事的行業裡面會讓這個行業變得更有個性更時尚化,他們是不循規蹈矩的。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