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出點贊的那個人,現在卻很厭惡它

11-03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 新聞實驗室(ID:newslab),作者:方可成,極客公園已獲轉載授權。

今天想向大傢介紹我近期讀過的最棒的一篇深度報道,關於智能手機、社交媒體、網絡成癮、註意力經濟,以及人類社會的未來。

報道來自《衛報》,原文地址是: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7/oct/05/smartphone-addiction-silicon-valley-dystopia

另外,以下內容是「新聞實驗室會員通訊」第 119 期免費試讀,該期通訊的發送時間是 10 月 12 日。

那些讓人欲罷不能的功能設計

先分享幾個關於社交媒體功能設計的故事。

第一個功能。Facebook 的「like」(贊)是它最成功、最具標志性的功能。現在當我們提到 Facebook 的時候,往往會直接用那個向上豎起大拇指的小手來代替。自 2009 年正式推出後,「like」功能令 Facebook 的用戶活躍度飆升——每個人都很享受被人點贊的感覺,以至於每發一張照片、更新一條狀態,就急切地等待著點贊的提示。很快,點贊成瞭所有社交媒體的標配。

開發「like」功能的主要工程師叫 Justin Rosenstein。如果你以為他對自己的創造感到很自豪,那就錯瞭。現在,他甚至會厭惡自己開發出來的這種功能。他說:「like」帶來的是一種虛假愉悅,它非常誘惑,也非常空洞。

身在矽谷,34 歲的 Justin Rosenstein 卻是一個有意識的「戒網癮者」。他讓自己的筆記本無法登錄 Reddit,禁止自己使用 Snapchat 並稱它為毒品,並且嚴格限制自己使用 Facebook 的時間。從今年 8 月開始,他讓助手給他的新手機設置瞭傢長模式,以禁止他下載任何 app。

Justin Rosenstein 並不是異類。當年,在官方博客中正式宣佈「like」功能上線的是 Leah Pearlman。現在,她也對「like」功能以及社交媒體上的其他各種上癮功能日漸不滿。她給自己的瀏覽器裝瞭一個插件,屏蔽掉瞭 Facebook 的信息流,並且雇瞭一個人管理她的 Facebook 專頁,這樣她就不需要使用 Facebook 瞭。

第二個功能,同樣是大傢非常熟悉的:紅色的寫著數字的小圓圈,提醒你有多少未讀通知。

Facebook 的內部員工透露,其實 Facebook 的設計師最初把通知圖標做成瞭藍色的,因為這樣看起來符合 Facebook 的主色調,而且低調、不打擾。但這樣的設計很快就被替換成瞭顯眼的紅色,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刺激人們去點它。

現在,我們每個人的手機上都有無數這樣的小圓圈,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紅色。因為紅色是醒目的警示色。每一次點擊那些帶著紅色圓圈的 app 圖標時,我們都期待著背後的內容——是什麼有趣的、重要的東西嗎?當然我們常常會失望,但失望的可能性讓我們更加難以自制地去點擊那些紅色圓圈。

第三個功能。在 app 裡面如何進行刷新?現在大傢都已經非常熟悉瞭:下拉即可刷新。

發明這個功能的人叫 Loren Brichter,他在 app 設計開發界享有盛名。2009 年,他設計出下拉刷新這一功能的時候,純粹是一種偶然,因為當時他在自己設計的 app 上找不到地方放置「刷新」按鈕瞭。於是靈機一動之下,他把刷新功能安排到瞭下拉動作中。

從那時起,下拉刷新就逐漸成瞭 app 的標配。這讓 Loren Brichter 感到意外,他根本沒有預料到這個下拉動作會這麼受歡迎——其實很多 app 都可以自動刷新瞭,但它們依然保留瞭下拉刷新的功能,就是因為用戶喜歡。

用戶為什麼喜歡?Google 前產品倫理設計師 Tristan Harris 的解釋是:這個動作很像在玩老虎機。每次往下刷新,就好像扳動瞭老虎機的手柄,你不知道會出來什麼,也許是一張很漂亮的圖片,也許隻是一則廣告。這種感覺,讓人很上癮。

發明下拉刷新的 Loren Brichter 說自己完全同意老虎機的比喻。他也成瞭為自己的「網癮」煩惱的人:「我現在有兩個孩子,當我被自己的智能手機吸走而沒有關註到他們的時候,我每一分鐘都感到懊悔。」

社交媒體還有很多功能,都在刻意培養你的「網癮」,讓你無法抑制地花更多時間在上面。正如一則 TED 演講 ( https://www.ted.com/talks/tristan_harris_the_manipulative_tricks_tech_companies_use_to_capture_your_attention/ ) 中所提到的幾個例子:YouTube 希望你在它上面花的時間越多越好,於是增加瞭自動播放下一個視頻的功能;於是,Netflix 也增加瞭自動播放下一集;Facebook 則更進一步,會自動播放你的信息流中的所有視頻(微博也是這樣)。這些都是為瞭吸引你多看。

再比如美國青少年很喜歡用的 Snapchat。它發明瞭一種叫 Snapstreaks 的功能,展示兩個人持續互動的天數。為瞭讓這個數字不斷變大,孩子們不得不每天登陸互動。如果兩個孩子連續交流瞭 150 天,他們當然不希望它在一夜之間歸零。如果其中一個要去度假不能用手機,ta 會把密碼告訴好幾個朋友,讓朋友來幫助 ta 把 Snapstreaks 接力下去。這一成功提升用戶活躍度的功能,利用的正是人類(特別是青少年)心理中的薄弱之處。

使用社交媒體的我們並不自由

舉瞭這麼多例子,想說明的其實很簡單:我們以為自己在主動、自由地使用著社交媒體,但其實,我們的種種行為都是被精心設計和引導的。科技公司設計出的許多功能,目的都隻有一個,那就是讓你上癮。

你發現自己總是抑制不住刷朋友圈和微博的沖動?你總是期待著下拉刷新讀到更多?你每隔幾分鐘就想看一眼手機?這些種種令人沮喪的現實,並不是因為你是一個意志力薄弱的人,而是因為你的智能手機上的種種功能,就是為瞭讓你上癮而設計的。連設計開發出這些功能的人自己都抑制不瞭網癮,隻能用其他工具來強迫自己戒除。

在矽谷,傳授設計開發上癮功能的經驗技巧,已經成瞭一門顯學。曾寫過《Hooked: 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一書的 Nir Eyal 就是其中的一位「導師」。要聽他一次課,需要付費 1700 美元。

在課上,他會講解各種心理學的伎倆,來讓人產生一種使用產品的「渴望」,或者利用負面情緒(無聊、孤獨、挫敗、困惑等)來引導人們的使用。他對自己的這一套振振有詞:「你能怪面包房烤的面包太好吃、太誘人嗎?當然不能,所以我們也不能怪科技公司開發的產品太好用、太誘人。」

然而,Nir Eyal 的課程結尾,教的卻是抵制這些誘惑的方法。他自己就會使用一個叫做 DF YouTube 的瀏覽器插件,這款插件可以除掉許多誘惑性的元素。他還推薦過一款叫做 Pocket Points 的 app,功能是幫助自己遠離手機。他還給自己傢裡的路由器裝瞭一個定時裝置,每天都有一段時間自動斷網。

這聽起來既諷刺又真實。Nir Eyal 太清楚智能手機的上癮性瞭,所以他自己會主動防止自己上癮。可是,億萬普通用戶呢?他們並不瞭解 app 背後的這些精心設計,他們是被引導、被控制的羔羊。

有一些人對這種現象看不下去瞭。比如前面提到的 Tristan Harris。他之所以曾經在 Google 獲得「產品倫理設計師」這樣的職位,就是因為他曾經在公司內部群發郵件,嚴肅探討這一問題。但是當他真正走向這一職位的時候,他才明白:這與其說是提拔,不如說是被邊緣化。因為 Google 並沒有為這一職位提供任何支持,他除瞭每天看書思考之外,改變不瞭什麼。

於是他辭職,向公眾傳遞信息。他寫文章、接受采訪、去 TED 做演講:「代價已經太高瞭,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問題比這更緊迫的。」他和朋友一起發起瞭名為「Time Well Spent」 ( http://www.timewellspent.io/ ) 的倡議團體,幫助用戶奪回對自己時間的控制權,倡導有倫理的軟件設計。

註意力經濟的惡果

問題這樣嚴重,並不是因為科技公司的人都是壞蛋。

開發瞭「like」功能的 Justin Rosenstein 說,人類經常出於善良的願望開發出新東西,但卻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

其實,這些負面影響並不是意想不到。它正是所謂「註意力經濟」造成的結果。今天互聯網的基本商業模式就是註意力,有瞭註意力才能變現,才能融資。所以,我們的註意力成為千千萬萬科技公司瘋狂爭搶的對象,誰能成功讓我們上癮,誰就能勝出。

我們今天見到的許許多多問題,都可以歸結到註意力經濟上面。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標題黨」、「10 萬加」。如果註意力不是商業邏輯中核心的、乃至唯一的評價標準,自媒體編輯們也就無須處心積慮地搞標題黨瞭。

和 Tristan Harris 一起發起 Time Well Spent 的 Google 前員工 James Williams 說:「註意力經濟激勵瞭那些爭奪我們註意力的設計。這樣設計的結果就是,我們的沖動勝過瞭我們的意願。

沖動勝過瞭意願,這句話說得雋永——我們本來真的不想這樣,但科技公司推出的種種設計,讓我們沖動地作出瞭並不理性的選擇。所以我們往往在刷瞭很久手機之後,懊悔不已,但下一次依然會重蹈覆轍。

同時,這些設計還讓聳人聽聞的東西勝過瞭精致細微的東西,讓情緒勝過瞭理性。它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個人的上癮,還有社會的問題。

在川普當選前一個月,James Williams 就曾在一篇博客 ( http://quillette.com/2016/10/03/the-clickbait-candidate/ ) 中寫道:川普的競選表明,「這種新的、由數字技術強力驅動的註意力經濟模式,終於跨過瞭一個門檻,進入瞭政治領域。」曾經是真人秀節目明星的川普,的確是深諳註意力經濟的秘訣,他的當選與註意力經濟有著分不開的關系。而隨之而產生的「假新聞」、「後真相」現象,無不與註意力經濟息息相關。

所以,註意力經濟的更大惡果是對民主制度的破壞。James Williams 說:「註意力經濟的模式在結構上就是要侵蝕人類的自主意志。如果政治是人類意志在個體和集體層面的表達,那麼註意力經濟就是直接破壞民主制度賴以生存的根基。」

這的確是一篇色調灰暗、令人脊背發涼的報道。讓人感到一絲安慰的是,截止 10 月 12 日,這篇發表於 10 月 6 日的報道已經在社交媒體上被分享瞭近 17 萬次。在西方,已經有 Tristan Harris 和 James Williams 這樣的人在行動,有《衛報》等媒體在嚴肅報道和探討。在中國,註意力經濟的程度和後果絕不亞於西方。但我們還在等待我們自己的 Tristan Harris 和 James Williams 出現。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