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大學生們的互聯網之路

09-02

長沙校代的大本營—國儲電腦城

在這座特殊的互聯網江湖中,985 院校的幹不過 211 院校的,211 院校的又幹不過普通本科院校的,而最厲害的還是各大專科院校,這裡堪稱是行業裡的 " 黃埔軍校 ",培養瞭數以萬計的從業人員以及為行業輸送瞭大量的行業高管。

這群 " 黃埔 " 學子充滿瞭對金錢的渴望,兄弟義氣是在這個行業裡面混的開的第一要素,但隻要價錢合適,改換門庭和另立山頭的事情也很常見,畢竟整個行業都存在著兩個簡單的世界觀:一個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最大的區別就是:互聯網錢來的快,快到讓人難以置信;另一個就是大學生就像 " 韭菜 " 一樣,每年割瞭一茬又長一茬,似乎永遠也割不完。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超過 2500 所專科以上院校,共計約 2800 萬名大學生,他們一年 " 吃喝拉撒 " 的消費額就不低於 3000 億人民幣,而這 3000 億的市場中的邊角料都足夠讓人為之瘋狂。江湖中人為瞭在校園市場中分一杯羹,吃肉喝湯,可謂是絞盡腦汁。他們似乎在毛概課上找到瞭靈感,受到毛主席的 " 堡壘往往容易從內部被突破 " 啟發後,一個脫身於學生的校園代理行業順勢而生。並且以破竹之勢成長著。

校代出現的具體年份已無法確認,起初它隻是企業與高校市場的一個連接點,為企業在高校開展業務服務,但漸漸有聰明的校代發現可以利用信息掌握的不對稱性來掙錢,而且還是暴利,由此衍生出專門負責賣 3C 產品(主要是電腦)給大學生的一群人,被稱為 3C 校園代理,而彼時一單 4000 左右的電腦,他們可從中抽取 1200 左右的利潤。

校代主營業務是 3C 電子產品,那麼自然一定要緊靠著電腦城。在長沙的國儲、科佳兩座電腦城裡,這裡三百元可以幫辦營業執照,一千多元就能租個辦公室,然後去二手傢具市場淘點舊沙發和座椅,把寬帶裝好," 某某科技有限公司 " 就正式成立瞭。如今,電腦城裡五六百傢所謂的 " 某某科技公司 ",它們養活著不下萬名大學生校代。

創業成本之低,行業利潤之大,讓無數大學生搖身一變成為 " 某某科技有限公司 " 老總。大的老總手底下有一兩百號人,小的老總底下可能加自己也就幾杠搶,但都沒有關系,並不影響大局,前期準備就緒後,公司能否成功的最重要一步就是—賣電腦。

對於如何更快更多的 " 賣 3C",聰明且善於學習的學生們發揮瞭自己多年的聰明才智,最後總結出瞭九字真訣:" 廣招人、打雞血、勤曬圖 "。

" 廣招人 " 就是廣撒網瘋狂招收代理,來者不拒,用量來壓倒質。招到代理後,公司首先會想方設法讓你買電腦、換手機,隨即在讓你去影響同寢室、同班的人,最後是好友或其他人脈。

公司招人的宣傳語

校代行業的淘汰率也頗高,百分之九十五的校代會在第二步卡死,隻有不到百分之五的代理才能走到第三步,並繼續在這行走下去。但是淘汰率高並不意味著校代公司在 " 虧本賺喲呵 "。因為所有的底層校代都是沒有底薪的,拿的是純提成制,賣一臺就掙一臺的錢,而隻要你賣一臺,那麼公司自然也就能掙一臺。

" 打雞血 " 就是打造公司業務標桿,通過這些標桿來 " 雞血 " 大傢。校代公司每天都有早會、晚會,會上會公佈實時業績情況,對於完成任務的代理,公司和主管會不吝各種贊美之詞,恨不得把你誇到天上去;而對於沒有完成任務的代理,吃蚯蚓、跪著爬樓梯、裸奔這些懲罰則是傢常便飯,美曰其名為逼著你成長。

完不成任務的 " 自我懲罰 "

而且每個 " 某某科技公司 " 背後一定有一個 " 成功 " 的創始人:

他從高中開始創業,掙得自己的大學學費;他大學自甘墮落,沉迷於遊戲不能自拔,後浪子回頭,痛改前非,成為創業典型,如今日進鬥金、身價不菲 .....

. 用幾乎適用所有大學生的現狀和偽裝成創業典型的自己,來暗示大傢,隻要你好好幹,那麼有一天你會和我一樣成功,這碗雞湯喝下去,就有瞭夢想。

每周一次的打雞血大會

" 勤曬圖 " 則是借鑒瞭微商的 " 成功經驗 ",每天至少發佈一篇 " 炫富 " 的朋友圈、空間,可以說從老總到普通代理,公司上上下下從不放過任何可以 " 拍照炫富 " 的機會:

結到貨款雖然是別人的,沒關系,先拍個照發個朋友圈裝下逼;

去蹭某個培訓會,自己在臺下乖乖聽講,沒關系,休會期間上去拍個照發個朋友圈裝下逼;

朋友請吃飯,飯後 AA 去 KTV,沒關系,偷偷拍個照發個朋友圈屏蔽這些朋友裝下逼;

如果今天實在沒有什麼好拍的,沒關系,還可以用軟件生成一系列的對話,截圖發朋友圈裝逼。

會 " 炫富曬收入 " 是這行的基本技能

通過這些無時無刻都在誘惑著你,讓你產生一種隻要做代理就能一夜就走向人生巔峰的錯覺。而這行之所以大專生能為主力軍,跟這群孩子平日課時不緊,大多是來混日子,到點拿文憑的;平日空閑時間多,抽煙喝酒聚餐開銷又大有關系。

阿東是這萬名從業人員中普通的一個,他今年本應是一名即將大三的大專學生,但兩年前剛進大學沒一個月的他,受身邊的校代暴利刺激,拉著同班好友,花瞭兩千花錢,註冊瞭個資金為兩百萬的科技公司。

" 要做就要做最好的,這樣才顯得自己實力雄厚,別人半個證都是花 300,我就舍得花兩千 ",阿東抽著煙大聲地說道,他也許忘記創業啟動的 5000 資金是自己的學費。

創業前期靠 " 窩邊草 " 賣出瞭自己的第一波電腦,由此積累瞭第一桶金,正當阿東準備向其他學校擴張,大搞一番時,他的隊伍卻因人手不足被迫解散瞭。

校代沒有什麼壁壘,是個人就可以做,加上年輕人血氣方剛,人人都想當老大,想當那個每天站在臺上開會的人,所以行業隊伍變動非常大,一個大公司瞬間可以分成幾個小公司,阿東就不幸遭遇瞭這些:他公司的二把手也是他最信任的兄弟,帶著手底下的兄弟另立山頭,創瞭個 "XXX 科技有限公司 "。

與從業人員急速上升相對應的是行業利潤的整體下降,以前信息不透明,一臺電腦可以掙 1200 左右,現在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一臺電腦的利潤下降到瞭 600 左右。

更為致命的是,京東和阿裡開始下沉進入校園市場,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大學生也漸漸沒那麼 " 好騙 " 瞭,大傢開始學會瞭在京東和淘寶上比價,哪裡便宜買哪裡。

" 不過還是存在機會的,大部分學生上京東比價時,我們就會騙他京東上是水機,勸他上中關村比價,因為中關村名字聽起來也更加正規些,總之哪個網售價最高,我們就去哪比,隻是成交率沒之前那麼高瞭 ",一位高級校代說。

當學生要上京東比價時,代理們通常會拿網上多水機來警告他

行業危機來臨時,小的公司苦不堪言,大的公司早已轉型,轉攻另外一個高暴利新興領域:校園貸,由此進入瞭校代最 " 輝煌 " 的時期。

2015 年,各大分期平臺紛紛拿到融資,開始向全國進軍。在進軍的過程中,校代與校貸一拍即合,實現瞭資源互補:

一方面現有 3C 校園代理轉為校園貸款代理,業務模式基本類似,隻是由賣 3C 產品換成瞭辦分期,同時校貸可以為 3C 做補充," 首付隻要 298,蘋果 6S 帶回傢 ";

另一方面校園貸款每單又可以給校園代理帶來高額利潤,從而加快公司 " 招兵買馬搶地盤 ",可以說,當校代遇上校貸,這是兩個行業的狂歡。

校代與校貸無縫銜接

彼時阿東已經完全從 3C 業務裡退瞭出來,當上瞭一傢分期平臺駐火車站的業務辦理員,最高峰時一天十七八個人排著隊找他套現,一人收六百的手續費,一天收入過萬,比金領還金。

而那些前來貸款的學生們,除去給阿東的六百手續費,還要給 " 引路人 " 三百辛苦費,貸二千塊錢,到手已隻有 1100,即便這樣還是源源不斷有學生前來辦理。

" 靈泛 " 的阿東發現校貸業務的火熱後,立馬又應聘瞭兩傢分期平臺的業務員,同時推三個平臺的校貸業務,這個平臺的額度不夠,沒關系,我這還有其他的平臺,你再借點就可以瞭;還不起,沒關系,借一個也是借,索性一次多借幾個,就這樣多平臺操作王阿東正式誕生。

" 隻要業績好,誰也放不倒我,我最大的苦惱就是每天如何安排三個公司的打卡,不過後來我就想通瞭,考勤那點錢,隨便他們扣,我辦個分期就下來瞭。" 阿東是這樣對我解釋他最大的苦惱,至於他的收入,他始終隱晦不談,隻是用一句粗話 "TM 幹互聯網,來錢也來的太快瞭吧 " 回應瞭我。

為瞭擴大業務量,各個分期平臺前期的貸款程序極為簡單,有些甚至隻要身份證號碼和簽名就可以放貸,全然不顧你是否本人,於是從中就又細分瞭一種模式:

套貸,竊取學生的身份信息後,偽造好簽名,然後與資料審核的人進行 " 內外勾結 ",雙方各取所需,事成後審核的人抽 30% 水。

" 這些個人信息,從他們入學填報名信息到正式上課中間,有的是方法可以買到 ",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校代告訴我們說,2016 年不斷有新聞爆出,某某大學學生拿同學身份證在某某平臺貸款,多名同學受牽連等。

高額違約金利息讓違約大學生的人生就此跌入深淵,有些違約學生實在沒有能力還款瞭,最後隻能變成一些借貸平臺的校園 " 下線 ",通過微信、QQ、貼吧等多種渠道,向身邊同學推薦各類貸款業務,過著 " 放貸養貸 " 的生活。

在校園市場毫無監管與秩序下,校貸野蠻的發展瞭兩年,一路伴隨著各種負面新聞,最終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大二學生鄭旭跳樓自殺而走向終點,剩下一堆背負債務的傢庭、被拍裸照的女大學生和一堆狂歡後無所適從的校代們。

大部分校代抱怨說:" 以前一個月隨隨便便幾萬塊錢,你說現在一個月累死累活才給我 4000 塊錢,這不是埋汰我嗎?" 與這句話相對應的是一項調查報告:2016 屆中國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平均月收入 3988 元。

校貸風行的時候,校代們從來沒有把錢當作過錢,每晚呼朋喚友燈紅酒綠,頗有些 " 千金散盡還復來 " 的感覺,沒想風口這麼快就結束瞭。

我問阿東身邊存瞭多少錢,他這次老實地回答道:" 沒餘什麼錢,開銷太大瞭,後來不適應就一直在傢吃老本 ",與他有著相似遭遇的還有數不清的校園代理,校代作為他們的第一份工作,對他們今後的職業選擇都產生瞭嚴重的影響:現在的他們大多混跡於灰色產業圈,無法習慣正常工作。

大部分做過校貸的校代們,無法習慣落差,隻能在這行裡繼續前行

在校代 1.0 版 3C 和 2.0 版本校貸之前,校代做人力資源的其實不多,因為這行太過於正規,且要連接 B 端和 C 端,大部分情況下還需要墊款,利潤和 3C、校貸來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現在主要業務萎縮,蚊子再小也是肉," 迫於無奈 " 校代的第三個版本就轉向瞭人力資源和醫美。

如果說 3C 和校貸主要目標客戶是男大學生,那麼醫美這次就將 " 槍頭 " 對準瞭女大學生,一來抓住瞭女人愛美的痛點,這一市場需求極大,二來醫美與分期的結合,在合適的消費場景下,能獲取高額利潤,此外醫美這塊價格一直不透明,水也深的很,國產貨、進口貨的價格懸殊極大,這就方便瞭公司 " 泥沙俱下 "。

同 3C+ 校園貸一樣,醫美 + 分期玩的還是校代之前的套路:先是以免費、低價吸引女大學生前來 " 整容 ",然後通過業務人員的 " 花言巧語 " 讓你辦理其他項目,最後向你推薦 " 分期產品 ",可以說從你答應來醫院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陷入瞭一個 " 局 ",而最終的目的就是將你的剩餘價值全榨幹。

某醫美公司開張宣傳的海報,國民老公 " 被廣告 "

醫美分期此前已經屢被爆出負面新聞:8 月 9 日,深圳南山警方破獲一起 " 美容貸款詐騙案 ",而在更早之前,北京地區的醫美大中介卓小寶已經開始跑路 …… 從男大學生到女大學生,從 3C 到醫美,目標客戶和產品都在變,但不變的是套路:讓學生貸款,從而獲取高額利潤。

小的校代公司沒有那麼大的財力去和醫院合作,做不瞭醫美,於是就將目光投向瞭寒暑假工,每年到瞭寒暑假,這群人就開始忙活起來瞭,他們將一車車的學生發往上海昆山、浙江、廣州等地的工廠,每個人獲取 400-1000 元不等的人頭費,對於工作環境、吃住條件等一無所知。

某代理空間裡的暑假工 " 招聘 " 宣傳語

天真的學生們到瞭工廠,才會發現實際情況與宣傳講的完全不一樣,但已然沒有辦法,絕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吃瞭這個虧,埋頭苦幹完這兩個月,而代理們,明年同一時間換個馬甲,又可以繼續。

阿東,他沒有做醫美和寒暑假工,用他的話來說 " 這些坑大學生的事,我再也不做瞭 ",他選擇瞭老老實實去上班,可現實給予瞭他一個還擊:沒有大學畢業證的他,大部分的公司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給他,飽受打擊的他,最後對我說瞭句:" 好懷戀讀書的那些時光,可惜再也回不去瞭 "。

校代是座大圍城,城外的學生以為遍地黃金,拼瞭命想進來;而進來的學生,又驚覺水渾且深,拼命想出去。當大潮褪去,剩下的這群學生,像餓狼一樣,紅著眼盯著每一個路過的行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