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老板的“心算”法則

10-16

B2B 戰火從供應鏈燒到瞭門店。隨著天貓小店計劃的發佈,零售通正式加入到這場競爭中。這是與 B2C 電商時代,完全不一樣的戰場。零售通首先要懂小店老板在想什麼。

■文 / 本刊記者 梁爽

8 月 25 日,杭州,浙江大學玉泉校區北門外,一傢本來不起眼的超市迎來瞭一大群媒體。記者們對這傢父子店的極大興趣,無不來自於門口的那塊招牌——天貓維軍超市。

這塊 LED 招牌的紅底上,黑色天貓不停變化著動作,旁邊是白色 " 天貓 | 維軍超市 " 幾個字。比起過去寫著 " 紅星二鍋頭維軍超市 " 的舊店招,這個新的招牌吸引來更多客人。

初進入超市內,會以為是進到瞭羅森、全傢或者 7-11。關東煮、冰激凌機、扭蛋機、白色的收銀臺,都是日系便利店的常備設施。倒是貼著天貓標簽的零食貨架,和店裡縱深處掛著洗臉盆、拖鞋、毛巾的百貨區提醒著來的人,這裡不是便利店。

這是第一傢天貓線下超市。

當慕名前來的記者擠在大約 100 平米的店內時,他們並不知道在三天後的零售通發佈會大會上,阿裡巴巴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會宣佈,2017 年零售通要開出 1 萬傢天貓小店。

維軍超市成為瞭 0 到 1 萬的起點。

千店千面

黃安是維軍超市的 " 店二代 ",24 歲,和客人說話時喜歡笑。起初,這樣一個透著年輕勁兒的人,並不想當 " 店二代 "。但是父親黃海東,越來越無力招架周圍新開的一傢傢便利店。父親不得不 " 勒令 " 兒子回來子承父業。

黃安拉著零售通的小二說," 我要報名 ( 天貓小店 ) " 的時候,隻是想多嘗試一些辦法,讓生意好做一點。

天貓小店並不是黃安的唯一選擇。京東、中商惠民、易酒批、掌合天下 …… 零售 B2B 企業們,在今年紛紛奔赴到這條悠長曲折路徑的末端——門店。供應鏈和門店是兩套不同邏輯,B2B 們也誓要在今年給更多的門店,掛上自己的招牌。

其中口氣最大的就是京東。4 月時,京東宣佈瞭百萬便利店計劃,要開出百萬傢便利店。天貓小店的目標,看上去似乎小得多:2017 年 10 000 傢。

但在 B2B 的戰場上,京東真正面對並不是天貓,而是阿裡另一支力量——零售通。

天貓小店的運營模式,是由天貓做品牌授權,由零售通進行供應鏈、店面等實際運營。換句話說,天貓是面子,零售通是裡子。

對小店來說,面子重要,裡子更重要。因為,裡子才真正決定著小店的生存力。

小店是看著都差不多,實際上各有不同。找到自己的不同,才有生存的機會。

以維軍超市來說,因為緊鄰著浙大留學生樓,一般小店不會賣的進口啤酒、進口醬料,在這裡卻是暢銷貨。

除瞭緊挨著社區、留學生樓,超市還靠著支付寶大樓。支付寶的人一加班,就愛過來買紅牛。兩個老板索性在超市進門處,放瞭個兩排貨架,專門賣紅牛。

小店開在哪兒,就在哪兒生根,做生意隻能盯著周圍的人需要什麼。一個小店能覆蓋的范圍也就十幾米。這十幾米的距離,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需求。

兩個相距二十米的小店,往東十米靠近大學那傢賣得好的飲料是咖啡,往西十米靠近小學那傢賣得好的是小茗同學。

有的時候也可能是天氣的差別,晴天冰飲好賣,雨天酸奶走低。

即使是掛著同樣 " 面子 " 的羅森便利店,每傢店也是相似中有著不同。開在 KTV 旁邊的便利店,酒水種類一定比寫字樓旁邊的多,但每天便當的銷量又會不及寫字樓的兄弟店。

隻有動態的需求,沒有不變的小店。

這場把小店當競技場的比賽裡,無論是零售通還是京東,拼的不僅僅是門口掛的牌子,更重要是如何支撐這種千店千面的需求。

看不見的競賽

門店隻是這場競賽的一部分。要觀看完整的比賽,我們需要畫出一條完整的供應鏈軌跡,但這條軌跡卻因為太過龐雜,難以一一詳盡描繪,隻能簡化為 " 生產—分銷—終端 "。

看上去簡單的三步,實際操作起來,可能需要上萬人的投入。一款新上市方便面,在全國的地推人員就可以達到 20 000 人。執行動作,多如牛毛。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又隻能按照自己的經驗來做決策。

這種因為環節復雜帶來的屏障,成瞭扣在供應鏈上的信息黑箱。

在尾巴上的小店老板,往前看見業務員,往後看見顧客,再也看不見更多瞭。小店老板沒有黑科技,沒有大數據,隻能靠著自己的心算做決策。

在小店老板的這套算法裡,進的貨不一定要是新品,但是要好賣,最新的飲料未必賣得過農夫山泉 ; 進貨速度不需要快,但缺貨時能及時補上,送貨太快,未必能有地方放。

簡言之就是,進什麼貨,什麼時候進貨。而這兩點,也就成瞭 B2B 企業們在門店之戰的交鋒點。

進什麼貨,恐怕手握購物數據的阿裡、京東最有發言權。真實世界裡可以量化的部分,都已經被映射在互聯網世界中。左手天貓,右手淘寶的阿裡,又直接將這種數據力註入零售通。

零售通可以告訴小店老板,他並不感興趣的狗糧,會因為周圍有超過 60% 的居民在天貓上有過購買記錄,而推薦進貨。

僅這一點來說,有電商基因的零售通、京東,就比純 B2B 企業更有優勢。

及時不等於快

另一個關鍵就是 " 及時 "。

從目的來看,B2B 和 B2C 需要是不一樣的物流邏輯。

現在,每天經過菜鳥平臺進行處理的包裹,已經有 5 500 萬個。馬雲說 8 年內,這個數字會達到 10 億個。5 500 萬個包裹,要求卻隻有一個 " 快 "。

實際上,中國所有 2C 的配送,都已經到瞭 " 唯快不歡 " 的地步。隻要看看每個中午,外賣小哥騎著摩托、電動車上演 " 玩命快遞 " 就知道,除瞭 " 快 ",企業已經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服務來證明自己瞭。

可是,快是沒有上限的。" 一騎紅塵妃子笑 ",在過去是昏君寵妃誤國。放現在,這樣的物流速度隻能打一星,評論區還寫著 " 快遞太慢,在天貓下單第二天就到瞭,差評 "。

用戶習慣等一個月的時候,一周就是快 ; 需要等一周的時候,5 天就是快 ; 能夠次日到的時候,當日達才叫快 …… 追求快的代價,是物流成本上升。

對小店老板來說,這是無法承受的 " 上升 "。小店老板對零售通、京東、中商惠民上訂貨,包郵的標準都非常熟悉。速度和成本的綜合平衡,才是小店的需求,這也是 B2B 供應鏈的目標:及時且能控制成本。

老板們的心願樸實、簡單:東西好賣,不占地方。夏天飲料賣得快,但是進多瞭沒地方放,進少瞭又怕不夠賣。最好能需要的時候,再進貨,進貨不用等太久。牙膏、肥皂、醬油 …… 賣起來慢是慢點,但是也能賣,進貨速度自然也不著急,快見底瞭再進貨也來得及。

這是與 2C 不同的邏輯。

零售通的選擇是,搭建一個三級物流體系。三級物流分為:區域倉、城市倉和前置倉。長尾商品進入區域倉,快消品進入城市倉,水乳等高頻產品則進入全國 2 000 個前置倉。

通常,把商品集中起來,物流的周轉效率才會越高 ; 層級越少、搬運次數越少,物流的成本也越低。

按照這個邏輯。零售通的三級物流是一個看上去反物流效率的設計。

如果按照一般物流邏輯設計,零售通應該把所有貨入區域倉,最多再增加一級城市倉,統倉統配。但這就會出現,像在尚未開通前置倉的重慶,老板下單就遇到 " 零食送貨快,飲料就慢 "。一箱方便面等上三四天,貨賣完瞭還沒送到。送貨不及時,著急的小店老板不如自己開車去批發市場拿貨。

需求的頻次、物流費用、物流速度等匹配,達到綜合效率的最優化,才是 B2B 的邏輯。

線上往下走的時候,最難的就是這個 " 匹配 "。過去行之有效的線上邏輯和線下邏輯,都使不上力,想要把兩端融合在一起,隻能是一套新的邏輯。

這不是線上和線下的競爭絞殺,而是雙方都在尋求更高的效率。顯而易見的是,合作的效率會更高。

個體的機會

9 月,杭州,作為第一傢天貓超市的老板,黃海東站在幾百位小店老板面前,講述自己小店的變化。這個溫州人在 8 年前開小店的時候,一定沒想到,他會不小心成為行業變化的一個樣本。

這種變化讓身處其中的人看不清,但又能真實地感覺到機會。

同樣是 9 月,重慶零售通的發佈會上,原本預計 300 傢小店的場子,擠滿瞭 500 多個小店老板。一對開小店的夫妻抱著 " 學習一下 " 的心情,歇業半天,專程來看看。兩口子蹲在地上一邊吃著現場提供的餅幹,一邊研究餅幹在零售通上賣多少錢。

" 這個好吃,可以進點。"

對於他們十幾平方米的小店來說,零售通進貨更方便,隻是飲料配送需要再快點。

6 年前從廣州到重慶的商人,在重慶開瞭 3 傢店。原本想自己做連鎖超市,卻無奈這兩年生意不好做,打算轉行和朋友開火鍋店。

" 我們一個月進貨都是 10 多萬元,零售通做活動時候,還是可以進一下貨,平時對我們不劃算。" 比起和零售通合作,他更好奇自己沒有做成連鎖的原因。

一直在本地 B2B 易生活上采購的曾海軍,經營著 30 平方米的小店。低價,對他不是最重要的。

" 你不要隻盯著這個 ( 促銷活動 ) ,便宜又怎麼樣,最多省幾十塊錢,你要瞭解的是成為天貓夥伴,能在品牌、渠道上給你什麼支持。我的店要比周圍曝光度高,最好能有線上平臺,把我的農特產賣到全國 ……"

" 這就像打仗,你不要隻看到自己能立即殺死 100 個人,萬一輸瞭呢 ? 關鍵是這場仗能打多久,最後能不能贏。"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