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又出大事,看不懂就慘瞭!

03-10

核心提示:兩會還在進行中,銀監會就先送上一個大禮包,大幅下調銀行撥備紅線,消息一出整個市場都為之振奮。下調撥備紅線,對老百姓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喧囂過後,留下的會是什麼?

或許,過不瞭多久就會有答案瞭。

兩會還在開著,關於 2018 年貨幣政策的消息在陸續傳出,淡化 M2 增長速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閥門。

原本以為還要繼續幹旱的債市,卻突然迎來 2018 年的第一場甘霖。

枯木逢春,債市大漲狂歡。

這場甘霖不是兩會帶來的,而是銀監會的一份通知,明確將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 150% 調整到 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 2.5% 調整到 1.5%-2.5%。

這樣一份讓人丈二摸不著頭腦的東西,為什麼引起市場如此高潮呢?

- 01 -

銀行擠牙膏

如果進水的管道加瞭閥門,不能隨意放水,怎麼樣才能在池子裡沒水的時候依然有水可用?

當然是從備用水池裡拿水來,既不用開閘放水,用的也隻是原來的水。

銀監會的這份通知,起的就是這樣一個作用。

要想知道當中的深意,我們需要知道銀監會這份通知裡面的兩個關鍵詞,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

貸款撥備率,指的是銀行在發放貸款中預計多少錢是收不回來的不良貸款。

撥備覆蓋率,指的則是應對這些不良貸款需要預留多少準備金來覆蓋。

簡單地說,銀行是無法保證所有發放的貸款都能收回,一樣會出現跑路或耍賴,這些很難收回來的貸款就是不良貸款。

按照貸款撥備率 2.5% 來算,假如銀行放出 1000 元的貸款,就是準備好有 25 元是收不回來的不良貸款。

於是,銀行事先需要準備一筆錢用來填可能的窟窿,按照撥備覆蓋率 150%,這 25 元的不良貸款就需要準備 37.5 元的損失準備。

不過這些都是預估的情況,不良貸款有可能會少於或多於 25 元,如果超過 25 元也有足夠的準備,除非不良貸款比 37.5 元還多。

但是,這損失準備 37.5 元相當於凍結瞭,銀行是不能動的,隻能等到最後核銷不良貸款時使用。

現在,銀監會下調瞭這兩個指標意味著什麼?

簡單地說,就是這筆損失準備的一部分錢可以解凍,歸銀行繼續使用。

按照銀監會下調的最低一檔來說,也就是 120% 的撥備覆蓋率和 1.5% 的貸款撥備率,1000 元隻需要 18 元的損失準備。

相比原來 37.5 元少瞭 19.5 元,也就是銀行比原來多出 19.5 元可以使用。

而且這多出來的錢是不能用來分紅或者發獎金之類的,也說明這些錢是用來增加流動性的,比如說繼續發放貸款。

根據銀監會公佈的 2017 年數據來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是 1.71 萬億元,按照銀監會原本的最低要求,損失撥備需要 2.57 萬億元。

如果按 120% 的撥備覆蓋率來算,損失撥備需要 2.05 萬億元,釋放資金將近 5000 億元。

當然瞭,根據銀監會的數據顯示,2017 年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是 181.42%,所以釋放的資金最多應該是 1 萬億元左右。

不過,銀監會這次的調整是一行一策,不同銀行下調的幅度也不一樣,所以 1 萬億元隻是最高值。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次下調撥備紅線一定會釋放流動資金。

- 02 -

是救命藥還是毒藥

這就是為什麼債市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會狂歡,因為銀行又有錢瞭,而且銀行又是配置債券的主力之一。

但是,債市狂歡的背後真的值得狂歡嗎?

按照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的說法,下調撥備紅線是因為過去幾年銀行經營狀況較好,損失撥備也比較多,撥備覆蓋率遠超過國際水平。

但是,這反映的是真實情況嗎?

這幾年,銀行的壞賬率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經濟下滑,銀行不管是盈利能力還是撥備壓力都在大幅增加。

根據銀行公佈的數據,截至 2017 年 9 月底,五大國有大行中行、工行的撥備覆蓋率為 148.42%,低於銀監會要求的 150% 紅線。

作為今年 775 億元造假案的主角浦發銀行,撥備覆蓋率隻有 134.58%,775 億元造假案還是為瞭掩蓋不良貸款,如果算上,這撥備覆蓋率肯定更低。

撥備覆蓋率跌破紅線,說明瞭近幾年不良貸款快速上升,銀行的損失撥備壓力山大。

而且浦發造假側面也說明另外一個問題,這個不良貸款的數值真實性到底有幾成?

2012 年的時候,中國的不良貸款率還不足 1%,到瞭 2015 年的時候,不良貸款率已經攀升至 1.67%,2016 年升至 1.75%。

2017 年的不良貸款率微降至 1.74%,如果說這就是監管自信回頭的原因,我想這個理由說服不瞭我。

要知道貸款撥備率,正是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根據監管要求推出的指標。

目的就是防止一旦經濟出現問題,資金鏈瞬間斷裂的時候,銀行不會因為短期大量違約出現而自身難保。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 2008 年金融危機發生前的縮影,利率走高,貨幣收緊,資產價格處於高位。

這種時候違約情況會更容易出現,並不是下調撥備監管紅線的好時機。

隻能說下調撥備紅線,有著更深層次的意圖。

- 03 -

最後的鍋誰來背

這次下調撥備紅線可以看出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錢不夠用瞭。

因為下調撥備紅線的原理和降準是一樣的,隻是降準不符合現在的貨幣政策基調,所以用瞭這種方式來釋放流動性。

但是隨著貨幣政策的收緊,這不僅是對銀行的一大考驗,更是對老百姓的一大考驗。

過去,銀行為瞭業績需要,在處置不良貸款時能拖就拖,甚至為瞭滿足監管標準,隱瞞不良貸款的實際情況。

從浦發銀行造假案來看,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瞭。

對於銀行來說,下調撥備監管紅線後,原本以為是超額的損失撥備,很可能就不足以覆蓋真實的不良貸款,銀行的風險抵禦能力變差。

如果在一瞬間出現資金鏈斷裂,借錢的人還不起錢,銀行的損失撥備又不夠用,結果銀行自身資金鏈斷裂,很可能就因此崩潰。

對於老百姓來說,銀行的風險抵禦能力就意味著自己的資金安全能有多高。

如果一個銀行經不起風險折騰,那我們的存款怎麼辦?我們購買的銀行理財怎麼辦?

其次,雖然銀行可以用的錢是多瞭,但是更少的損失撥備意味著銀行需要更好地控制貸款質量,否則經濟危機還沒來銀行就先倒下瞭。

對於老百姓來說,以後貸款的難度就更大瞭。

銀行雖然想賺錢,但是也要顧及貸出去的這筆錢會不會變成一筆不良貸款,因為銀行的不良貸款空間變小瞭。

而且從這次下調撥備紅線來看,一行一策的方式說明瞭監管會越來越偏向精細化操作。

符合之前針對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和針對樓市定向加息的監管風格,意味著之後的貸款在某些方面會受限。

按照目前的政策調控來說,房貸肯定是受限最大的。

所以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特別是房貸,要確保自身不會在貸款方面陷入困境,比如說突然間貸不到款或者貸款發放時間超過預期。

在銀行的選擇上面,還是盡量避開一些比較小眾的城商銀行。

因為一旦真的出現危機,監管肯定是先保大再考慮保小,特別是受惠政策是很難落實到這些中小銀行身上。

總之不管什麼情況,保持自身良好的抵禦風險能力越來越重要,保衛好自己的錢袋子,留足借錢還錢的空間和時間,千萬不要走鋼絲最後逼死自己。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