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IPO 審核報告:八成企業放行

11-09

隨著 11 月 7 日最新一次發審會中,6 傢上會審核的擬 IPO 企業僅 1 傢獲得通過,創下瞭 2015 年 IPO 重啟以來,單日否決傢數、否決比例最高的紀錄。這一幾乎是發審制史上最為 " 慘烈 " 的結果如一石激起瞭市場中的千層浪。

這也隻是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來越來越嚴的 IPO 審核口徑的一個縮影。

根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統計,截至 11 月 7 日,共有約 430 傢企業上會審核,其中 348 傢首發企業獲得發審委的審核通過,66 傢擬 IPO 企業首發被否,暫緩表決和取消審核的 16 傢,這也就意味著,自 IPO 提速常態化以來,今年兩市首發企業 IPO 通過率僅為不足八成的 79.82%,不僅遠低於去年全年的 91.14%,在被否決企業數量上,對比去年的 18 傢被否也遙遙領先。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在 2017 年被否的企業中,業績問題仍是 IPO 審核中的核心問題。盡管目前 IPO 提速的事實仍在持續,但在審核力度上卻有趨嚴趨緊的勢頭。

" 不僅關註財務數據本身,也開始關註經營的可持續性、規范性等一系列問題,這個趨勢很可能在未來成為 IPO 審核的常態。" 一位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

66 傢企業被否的背後

據數據顯示,在首發被否的 66 餘傢企業中,創業板占超過半數的約 53% 比例,遠超主板和中小企業板的 31.82% 和 15.18%。

北京一傢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相較於主板和中小企業板,由於創業板在業績等要求上門檻稍低,一些首發企業為求穩妥或許會優先選擇於創業板上市。

" 雖然創業板 IPO 門檻會低一些,但發審委更關註首發企業的成長性,而這一點是很多企業 IPO 最終被否的最大攔路虎。" 上述投行人士解釋。

而以首發企業所在地分類,那麼被否的 66 傢首發企業中,廣東省、浙江省、上海三地則占據瞭半壁江山,三地共計有 34 傢擬 IPO 企業被否。

若再以月份作為劃分,則今年前十個月中,IPO 被否傢數最高的月份為 6 月,達到 10 傢,其次則是 5 月的 9 傢。

值得註意的是,11 月僅過一周時間,IPO 被否傢數已經達到 7 傢,若在隨後時間中繼續保持這一審核趨勢,則該月被否傢數或創下歷史紀錄。

正因此,在今年 1-11 月中,A 股 IPO 過會率分別為:81.6%、77.8%、94.2%、82%、79.7%、69%、85.2%、82.6%、73.6%、64%、36.4%(11 月統計數據截至 7 日),由此可發現與上半年相比,今年下半年的通過率出現明顯的下降,且自 7 月後出現連續下降。

另外,自今年 10 月主板和創業板發審委合二為一組成 " 大發審委 " 以來,在共計審核的 36 傢首發企業中,13 傢遭到否決,另有 3 傢暫緩表決,通過率僅有 55.6%。

隨著 IPO 被否數量的增加,被否首發企業所處行業也值得關註。

Wind 資訊數據顯示,在今年迄今被否的 66 傢首發企業中,所處行業為制造業的案例最多,占比超過一半。被否企業所屬行業第二多的是軟件行業,占比近 20%。

具體而論,被否企業按照行業分佈為專用設備制造業被否 10 傢,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都被否 7 傢,合計 17 傢,占比約為 26%。

上文提及的投行人士對此認為,制造業作為行業的大概念,所涉及面很廣,因此申請 IPO 的企業數量遠超過其它行業,被否案例數最多也不意外。

國金證券成保薦重災區

在被否企業行業之外,為其 IPO 服務的中介機構亦同樣備受矚目。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共有 67 傢券商參與瞭首發企業的保薦工作,而截至目前 IPO 被否決的 66 傢首發企業中,有 7 傢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其今年截至目前共有保薦上會項目 31 個,國金證券也成為保薦項目被否決最多的券商,其保薦項目通過率約為 77.4%。

排在國金證券之後的,則是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和招商證券,三傢券商今年的保薦上會項目分別有 44 個、19 個和 24 個,被否的保薦項目分別達 6 傢、5 傢和 5 傢,其保薦項目的通過率分別為 86.3%、73.6%、79.1%。

則今年的 IPO 過程中,有 26 傢券商實現瞭 100% 的通過率。其中,中金公司以 15 個保薦項目全部獲得通過,成為今年保薦項目在 10 個以上的券商中成功率最高的,東方花旗證券以 10 個保薦項目全部獲得通過排在第二。

不過若從保薦項目未通過率來計算,則英大證券和華福證券因各自分別隻保薦 1 個項目卻遭到否決,不得不面臨保薦成功率為零的 " 尷尬 " 局面。

此外,在今年 66 傢 IPO 被否案例中,由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審計機構的共有 15 例,排名第二和第三名的則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和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被否案例分別是 9 傢和 8 傢。三者之和接近被否案例的一半。

而在擔任首發企業的發行人律師中,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目前共有 10 傢被否,排名榜首,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和國浩律師(深圳)事務所分別以 5 傢排名次席。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還有五傢律所服務的 IPO 項目通過率為零。

審核標準趨全趨嚴

Wind 資訊數據顯示,在今年被否決的 66 單 IPO 項目中,業績問題仍以近六成比例,成為首發企業被否決的最主要原因。

以 11 月 1 日被否的無錫普天鐵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普天鐵心 ")為例。今年前六個月,以制造、研發與銷售電力變壓器鐵心為主業的普天鐵心凈利潤僅有 1562 萬元,2014-2016 年三年間也分別僅有 2427.98 萬元、1856.87 萬元和 2923.30 萬元,均低於 3000 萬門檻。

而在發審委給予普天鐵心的反饋意見中,多條均提及其業績問題,並希望其解釋在目前的經營狀況、市場容量、市場環境和產品定價能力下,未來的持續盈利能力和成長性是否存在重大不利影響。

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盡管 3000 萬凈利潤不是 IPO 審核的紅線,目前也不會單純就企業凈利潤的上下波動,或者季節性變化而直接采取否決的措施,但企業盈利問題和成長性問題,卻一直是發審委關註的重中之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今年申請 IPO 的企業中,2016 年凈利潤低於 3000 萬元的共計有 38 傢,其中 26 傢遭到否決,通過率僅有三成。

中小型項目比如扣非凈利潤在 3000 萬 -4000 萬之間的,則有 57 傢,過會率驟升至 84%;4000 萬 -5000 萬凈利潤之間的過會率亦有 80%;中大型項目 5000 萬 -8000 萬利潤規模的,過會率則達到 93.33%;8000 萬以上過會率有 93.75%。

與之同時,隨著 10 月大發審委的上臺,首發企業的規范運作問題、信披問題甚至商業模式問題和募投項目合理性,均成為重點關註的方面。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規范運作主要涉及公司內控制度健全、合法合規、無虛假記載、無違規擔保、資金管理制度健全、無環保等問題。

典型如 11 月 7 日被否的 5 傢首發企業。資料顯示,被否決的 5 傢企業中,有 4 傢去年凈利潤超過 1 億元,最高的國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其 2014 年至 2017 年 1-6 月,同期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 1.67 億元、1.67 億元、4.48 億元以及 1.88 億元。

對於否決國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請的原因,發審委給出的反饋意見包括代持、關鍵股東未認定為實際控制人的原因、募投項目必要性以及業務模式等。

" 從新發審委上任後首發企業過會率來看,審核風格是趨嚴的,聽說問詢企業涉及的方向也更全面。" 上文提及的保薦人說," 但這次情況(指 11 月 7 日的 6 傢過會否決 5 傢)可能是特殊情況,是不是會有延續還需要再觀察。"(編輯:羅諾)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