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國最有前途的城市?就看這些瞭……

09-10

未來 10 年,決定一個城市競爭力的關鍵指標,很可能不再是港口吞吐量、機場客運量、本外幣存款、GDP 這些體現為規模效應的大數據,而是一個聽上去有點陌生的小數據—— R&D 經費(研發投入)。

R&D 經費為什麼如此重要?這與整個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遷有很大關系,改革開放 30 多年,中國經濟靠什麼取得全球矚目的輝煌?大一統的廣闊市場、穩定的社會經濟環境,、土地與勞動力的成本優勢。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第三個要素出瞭問題——成本優勢不再,資本與技術向東南亞轉移的動力空前強大。

這個時候,希望成本再降下來是不可能的,繼續山寨發達國傢的技術也是不可持續的,唯有依靠自主創新,與發達國傢硬碰硬,中國才能在全球市場有一處體面的立足之地,否則就會像歷史上的很多國傢那樣陷入 " 中等收入陷阱 "。放眼世界經濟史,真正從後發國傢邁入世界強國的經濟體寥寥無幾,數來數去也就東亞地區的幾位 " 拼命三郎 " ——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等。

這些成功跨越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經濟體中,香港和新加坡是城市經濟體,靠的是得天獨厚的港口與制度特區優勢,而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則靠的是自主創新,三者在電子產品、半導體、汽車、造船等大工業領域已經超越歐美,位列世界發達地區。

創新僅靠情懷和愛國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砸錢,錢、錢,這就體現為 R&D 經費(研發投入)。有研發投入不一定就有創新成果,但沒有這個投入是一定沒有創新成果的,足見 R&D 經費的重要性。

城市是國傢經濟的發動機,國傢要創新,首先看頭部城市的表現。第一財經日報的記者林小昭近日統計瞭國內各大城市的 R&D 經費,看看哪些城市做得比較好: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這是完整版的統計:

城市

2016 年 R&D 經費(億元)占 GDP 比重
北京1479.85.94%
深圳8004.10%
上海10303.80%
廈門1183.11%
武漢3703.10%
杭州3433.10%
合肥1943.09%
南京3203.05%
天津5373.00%
長沙2702.90%
青島263.72.84%
無錫2602.82%
蘇州4162.70%
佛山2242.60%
寧波2142.50%
東莞1572.50%
廣州4512.30%
濟南142.52.18%
成都2582.12%
鄭州1421.78%
重慶3001.70%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根據各地統計公報統計得出

這些數據傳遞出這樣幾點信息:

1、北上深研發經費占全國 22%

論研發經費的總量,北上深高居第一梯隊,天津、廣州、蘇州、武漢、杭州、南京居第二梯隊。值得註意的是,天津的研發經費超過瞭廣州,蘇州、武漢則超過瞭杭州、南京。

如果把北上深三城的研發經費加起來,共計 3300 億元,相當於全國研發經費(15440 億元)的 22%,而三個城市的 GDP 之和隻相當於全國的 9.5%,反映出創新經濟的地理分佈比 GDP 更加不平衡,中國的創新經濟高度集中在幾個熱點城市。

2、京深滬研發強度超過美日韓

除瞭總量數據,國際上還常用研發經費占 GDP 比重來衡量一個地區的研發強度。北京以 5.94%的研發強度高居榜首,甩開上海、深圳一個身段,深圳的研發經費總量雖不如上海,但研發強度超過瞭上海,達 4.1%。

研發強度超過 3% 的城市還有廈門、武漢、合肥、杭州、南京、天津,顯示這些城市較高的研發強度。這些數據是什麼概念?據公開資料,全球這一比例最高的經濟體分別是以色列 ( 4.4% ) 、芬蘭 ( 3.9% ) 、韓國 ( 3.7% ) 、瑞典 ( 3.4% ) 、日本 ( 3.3% ) 、美國 ( 2.8% ) 、德國 ( 2.8% ) 等國傢。

當然,拿城市和國傢比是不科學的,東京、首爾、矽谷、紐約的研發強度肯定超過所在國傢的均值水平。

3、華為一傢公司的研發經費超過 25 省市

單純看研發經費也是不科學的,因為它忽略瞭研發經費的來源以及轉化情況。中國城市的研發經費主要來自科研院校、央企、民營企業。其中北京、上海擁有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高等院校與央企資源,二者都是刷 R&D 經費的利器。

有數據顯示,北京的研發經費中大約 80% 來自科研院校,而深圳的研發經費 90% 以上來自企業,顯示兩座城市在研發氣質上的區別。以深圳的龍頭企業華為為例,這傢企業 2015 年的研發支出為 596 億元人民幣,這個數據高於 25 個省市自治區當年的研發經費。

下面是 21 世紀經濟報道統計的數據:

2015 年,隻要江蘇、廣東、山東、北京、浙江、上海六個省級行政區的研發經費高於華為。

2016 年,歐盟委員會發佈瞭一個 "2016 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 ",前 100 名中有 9 傢企業上榜,其中北京有 4 個,深圳 2 個,新竹 2 個,臺北 1 個。

企業

全球排名研發經費(單位/億歐元)
華為(深圳)883.58
中興(深圳)6519.54
臺積電(臺灣新竹)7018.27
中石油(北京)7916.78
鴻海精密(臺北)9014.63
中國鐵路總公司(北京)9114.55
百度(北京)9314.44
中國中車(北京)9614.08
聯發科(臺灣新竹)9813.8

4、哪些城市的創新成果多?

研發投入隻能反映一個企業、一個城市對創新的重視程度,而創新成果則需要發明專利等數據來衡量,以下是城市統計到的一些數據:

這是各大城市年度發明專利授權量比較:

城市

2016 年國內發明專利授權情況(單位/件)城市2016 年國內發明專利授權情況(單位/件)
北京40602寧波5669
上海20086天津5185
深圳17665重慶5044
蘇州13267濟南4503
南京8705哈爾濱3695
杭州8666沈陽2853
廣州7669大連2309
成都7190廈門2028
西安7190長春1980
青島6561香港630
武漢6514澳門25

數據來源:國傢知識產權局

這是各大城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

 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截止 2016 年 12 月)城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截止 2016 年 12 月)
北京166722青島18290
深圳95370寧波18227
上海85049重慶16737
蘇州40724濟南14628
杭州36579哈爾濱13372
南京33458沈陽11108
廣州30305大連9625
成都25198廈門7291
天津22663長春6960
武漢24460香港4626
西安24368澳門90

這是 2016 年發明專利授權量 TOP10 企業:

專利權人名稱

2016 發明專利授權量
國傢電網公司(北京)414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2690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2555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1587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228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1027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871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867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763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上海)721

當然,衡量創新成果最根本的指標不是專利數據,而是稅收、就業、GDP 的貢獻率等實打實的東西,這一點可從各大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占比、獨角獸企業數量、創投基金活躍度可以感受到。

5、廣州 R&D 數據為什麼難看?

這也是我在想的問題,廣州的研發經費總量是 451 億元,次於北京、上海、深圳與天津,排名第五,而研發強度(研發經費占 GDP 比重)隻有 2.3% 左右,不要說和北上深比,就是跟其他省會城市比,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武漢、南京、杭州、合肥的研發強度都超過瞭 3%。

GDP 接近兩萬億的廣州,為何在研發投入上隻是一個普通省會城市的水平?這裡面的原因,如果排除可能存在的統計口徑問題,應該跟廣州的產業結構有較大關系。廣州的城市底色是商貿,服務業強,工業弱,既缺乏北京上海那樣的高等院校和央企資源,也缺乏深圳天津蘇州那樣的大工業企業來刷數據。

還好,廣州已經在重視這個問題瞭,加大研發投入的任務已經寫入 2016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到 2020 年,廣州研發投入占 GDP 比重達到 3%。不過,3% 的目標值不高,隻是武漢南京杭州現在的水平,感覺廣州還可以再加把火。

近年來,廣州在創新上的成果,唯一的亮點應該是 PCT 國際專利沖到瞭全國第三,這是各大城市 2016 年的 PCT 國際專利申請量:

 2016PCT 國際專利申請量城市2016PCT 國際專利申請量
深圳19647寧波268
北京6651廈門229
廣州1642重慶162
上海1560天津153
蘇州1088西安138
青島906大連125
武漢712濟南84
杭州538沈陽58
香港480長春55
成都450哈爾濱45
南京384澳門17

一般來說,隻有真正打進國際市場的企業才會去申請 PCT 國際專利,所以這個專利的含金量是比較高的,它可以反映一個企業、一個地區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競爭力。2016 年,廣州的 PCT 國際專利申請量達 1642 件,近年來首次超過上海,居全國第三,這個成績還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小結: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會越來越正確。一個不重視研發、不重視創新的城市,是沒有前途的,哪怕它有再大的人流、物流與資金流作為支撐,也不一定能把這些流量給沉淀下來。未來世界,內容為王,城市運營也不例外,應該從過去的 " 流量思維 " 轉變為 " 內容思維 ",從 " 招商引資 " 轉變為 " 自主創新 ",從 " 築巢引鳳 " 轉變為 " 浮雞下蛋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