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論壇上,大佬們都說瞭什麼?

01-24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

中國的經濟規模如此巨大,如果中國經濟出現壞的情況,世界經濟都會受到影響,幾年前我們就意識到問題主要在於我們有很多的債務。從宏觀角度看債務負債率,看金融部門的負債量與 GDP 的比率,可以看到債務問題,所以兩年前我們就采取行動瞭。好消息是,這個比例在過去的幾個季度裡第一次有所改善,而且廣義貨幣供應量 M2 與 GDP 的比例也在逐漸改善,這顯示出我們的行動是有效果的。

今天我在這裡可能是唯一的監管者,監管者要永遠保持警覺,特別是對於金融可能出現的風險保持警覺。雖然經濟發展目前來看還不錯,但是我們不能驕傲自滿,特別是談到金融風險,我覺得每一個危機似乎總是與某種類型的資產泡沫相聯系。所以這是一個信號,我們要看一看有沒有資產泡沫,有沒有金融方面的泡沫,如果正在出現資產泡沫,我們就必須要做點事情來進行管制。還有,對於中國來說,比特幣需要加強管制,因為它現在交易非常頻繁。

哈佛大學教授 Kenneth Rogoff:

我覺得危機有些時候不僅僅可以預測,也能夠透露更多其他的信息,但是整個情況變化更加迅速瞭。股票市場更容易出現這些故事,比如利率上升,即使出現相對穩健的上升,股票市場也可能出現急劇動蕩甚至崩潰。

當債務以激進的速度上升時,一定要註意這一點。如果有什麼因素推高利率的話,如果這一情況在債務水平很高的意大利和日本或一些新興市場發生的話,可能會導致很多問題。

巴克萊集團 CEO Jes Staley:

感覺又像回到瞭 2006 年。雖然可能會產生另一場危機,但這一次,銀行的情況和上一次危機發生前大為不同。如果再發生一次危機,也不會來自於銀行業。

凱雷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聯席主 席 David M. Rubenstein:

通常,當人們感到高興和樂觀時,壞事情就會發生。我擔心政府積累瞭過多債務和權利計劃,將無法兌現。 我還擔心所謂的 " 黑天鵝 " 事件,包括我們無法預料的地緣政治事件,例如恐怖襲擊或沖突。

黑石集團主席、首席執行官、共同創立者 Steven Schwartzman:

有一些重大的不平衡存在,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將不得不解決。短期來看,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是今年就需要面對的、更加 " 多彩 " 和緊迫的一個挑戰。

稅收改革將驅動企業入駐美國,因為美國擁有更低的稅收、更弱的監管和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

美國銀行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Brian T. Moynihan:

火熱的關於貿易的言論必須促進長期失衡的糾正和解決。有一個很好的論點是,美國可能會變得更有競爭力,成為對於制造業和其他行業更有吸引力的落地國。但是,充分就業將對工人的來源地構成挑戰,尤其是在移民受到限制的環境中。

施耐德電氣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 ( Jean-Pascal Tricoire ) :

我認為這是一個替代的過程,所以今天你會看到一些趨勢的加速推進。其中之一就是所有設施的完全數字化,目的是提升效率,這是針對能源領域來說的。另一個趨勢是工業 4.0,這意味著信息技術和傳統技術操作的結合。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大規模運用,當然會淘汰一些工作,但另一方面,也創造瞭許多新的機會。比如造房子,運用數字技術,可以提升 30%-50%的能源利用效率。"

思科首席執行官 Chuck Robbins:

我們必須把競爭放一邊,與政府和公民社會的成員們合作解決一些諸如教育、技能培訓、消除饑餓等現實問題。落到商界頭上的責任就是試著優化通向數字經濟的入口。這就需要把合作與競爭相結合,把科技的益處帶給社會。我認為,我們的使命是進一步做出努力。大概 3 周前,24 位頂尖科技公司的 CEO 們會面並商討瞭如何利用他們手上的錢和資源去幫助社會享受數字化轉型的果實。

Deutsche Post DHL Group 首席執行官 Frank Appel:

美國的稅改可能導致更高的財政赤字,以及無法解決結構性挑戰的一些短期好處。成功的秘訣還在於更高的生產力、人民的受教育程度、開放的邊界、更好的基礎設施,並在開放的背景下經受住競爭壓力。

CA Technologies 首席執行官 Michael Gregoire:

數據就是新的石油,未來的關鍵問題是誰擁有這些數據,如何使用這些數據,以及誰最終會將其資產化。科技公司需要找到讓人們觸達科技的方法,且不僅僅隻是針對 K-12(美國基礎教育)教育范圍的人,而是那些從事與技術相關的員工。

英國電信集團首席執行官 Gavin Patterson:

與競爭對手的合作和數據共享對於提高後人獲取技術的能力至關重要。未來的工作都將帶有科技元素,政府和企業必須支持員工的培訓和學習,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就業市場。

Salesforce 董事會成員 Neelie Kroes:

年輕人總是想知道社交媒體上發生瞭什麼事情。一個在 iPad 上花時間的孩子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不應該去關註政府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科技公司應該湊在一起解決這個責任。此外,保持透明才能建立信任,我們必須通過監管來克服社會對數字技術的抵制。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