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法讓你超越自我 -- 最適合自由職業者的時間管理方法

07-12

在動車上看完的《深度工作》,個人認為是目前最適合自由職業者的時間管理方法。我自己現在使用的方法跟這個方法類似,效果很明顯,這本書把這種方法提練成一個方法論。

作者提出一個概念 叫深度工作,跟心流有互補性,更註重減少幹擾,解決難題,更容易的進入深入思考和心流狀態。

深度工作:在無幹擾的狀態下專註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復制。

正文

在網絡時間,超級明星效應的情況越來越多,成為市場上最優秀的人才能得到成功。但怎麼樣成為這樣的人呢 ?

1、迅速掌握復雜工具的能力

2、在工作質量和速度方面都達到精英層次的能力

這兩種能力都依賴於進行深度工作的能力。想達到高質量的工作產生 = 時間 x 專註度

對於知識工作者,特別是專傢和精英,保持足夠長時間的註意力是個必要條件,絕多數的普通人都會因為智能手機、電腦和網絡,受到非常多的幹擾,從而很難保持長時間的專註。這正好是普通人跟精英之間最大的區別之一。

準則一: 工作要深入

培養深度工作的習慣,關鍵在於越過良好的意圖,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別設計的儀式和固定程序,使得進入並保持專註狀態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培養不同的工作節奏,每個人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使用哪種深度哲學:

禁欲主義哲學:這類實踐者往往有明確且價值較高的職業目標追求。他們會在職業生活中盡可能的避免淺薄工作,完全屏蔽職業生活中的任何幹擾。

比如科幻作傢斯蒂芬森沒有任何的郵件和郵寄地址,用來避免別人聯絡他,發電子郵件、寄信件或邀請他參加活動之類的事情。把全力註意力放到工作中。

雙峰哲學:將個人時間分為兩部分。某一段的時候劃分用成深度時間,餘下的時間做其它事情。在深度時間內,追求高強度,無幹擾的專註。

這呼方法可以在多個時間層級上實現,比如按周劃分,每周 4 天工作,餘下是開放時間。按年劃分,有些學術人士會在假期中完成一部分深度工作,做出突破。

比如榮格把每天 2 小時用在塔樓中進行深度工作。

節奏哲學:將其轉化為一種簡單的常規習慣。創造出一種特殊的工作習慣。比如 100 天行動就是屬於這種。

創造出一種工作節奏,讓你不需要投入精力便可以決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時需要進入深度狀態。或者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內完成深度工作。

有很長一段時間,保持早上 5 點半起床,然後完成 2-3 個番茄,用來閱讀或寫作。當時這個節奏讓我在很忙的工作中能一定穩定的更新 Blog.

新聞記者哲學:隻要有空閑時間,就立刻轉入深度工作模式。

作者在書中用美國著名記者艾薩克森為例,他的就是這種方法。他寫過的幾本名人傳記,廣愛好評。包括:史蒂夫 · 喬佈斯傳 、 愛因斯坦傳 、 富蘭克林傳和基辛格。認識的朋友中,秋葉就是這種方法,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立刻進入註意力,完成很多工作。

註:我自己平時使用雙峰和節奏哲學多一點,禁欲主義哲學目前做不到。新聞記者哲學對我來說沒必要。

習慣化

想使深度工作效果最大化,必須把工作內化成習慣,這能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進入狀態,開始深度工作。

比如藝術傢和作傢這類做創造性工作的人要忽略靈感,保持固定的習慣。我自己更新微信公眾號,就是這個習慣,很少是有靈感或有點子才寫,一般都會留出 1-2 小時來專門寫文章。

這幾點可以讓你更好的進入工作狀態:

在何處工作,工作時間多長。固定場所和時間

工作開始後將如何繼續工作。固定節奏,比如番茄工作法

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固定儀式,讓自己更容易進入狀態。

要有大手筆

為瞭進入深度工作,需要對周圍的慣常環境做出巨在的改變,輔以可觀的精力或金錢投入,隻為支持一項深度工作任務。這種方法能減少拖延,註入激勵和能力。

JK 羅琳完成哈利波特最後一部時,發現在傢裡幹擾太多,就入住瞭愛丁堡城堡附近的一傢五星酒店豪華套房,一直到寫完這本書。

比爾蓋茨每年會有固定的思考周,放棄所有工作,帶上一堆白紙和書,隱居到一間小屋裡。

準則二: 擁抱無聊

想最大限度好利用好自己深度工作的習慣需要訓練。必須要高強度提高你集中註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

科學傢發現在網上不斷的切換註意力會對大腦產生長久的負面影響。

作者建議,可以在一天中的某個時段,禁止使用網絡,來減少向分心屈服的次數。比如每天 30 分鐘禁止使用網絡,通過會這 30 分鐘中感覺非常無聊,就可以使用這 30 分鐘進行間力的鍛煉。

羅期福策略

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找出一項優先性很深的重要任務。先估算出完成此類任務需要的時間,然後設定一個硬性截止期限。在手機上設上倒計時,努力去完成它,挑戰自己的極限。

隻有進入高強度工作才能做到這一點。然後可以慢慢的增加次數。這種方法可以系統性的提高平時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一段時間之後,註意力就會被鍛煉的非常強。

有成果的冥想

在身體勞作而心智空閑時,將註意力集中到一件定義明確的難題或任務上。我自己經常喜歡在跑步前,確定一個文章主題,然後一邊跑步一邊想,經常會在跑步結束後,找到合適的思路。

5 分鐘記住一副撲克牌。

可以通過記憶術中的宮殿記憶法來鍛煉想象力和專註力。

準則三: 遠離社交媒體

使用關鍵少數法則來重新規劃自己的時間計劃和行動。把精力集中在最有效的要事上。

在遠離社交媒體上這一點我做的不錯。一直在努力減網絡幹擾,很少使用微博、關閉朋友圈、減少微信群的數量,開啟消息免打擾。不提供實時響應和反饋。

努力減少利用網絡來娛樂和消遣。盡量在清醒的時間裡,找到有意義的事情去做。

準則四:摒棄浮淺

在工作中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時候被作用不大的浮淺工作所占據,以前我在上班時就統計過,發現開會、準備各種文檔和效率不大的溝通,基本上會占據一天中的絕多數時間。 我花瞭幾年的時間,一點點優化,建立統一的團隊協作 / 溝通方式。

最近幾年做自由職業者,會盡量隻做最核心部分的工作,其它可以授權和委托的工作,盡量安排出去。

書中這本部分內容完全可以用時間統計法來優化和代替,效果會更好一些。

擴展閱讀:

時間統計法的進化之路

總結

作者在書中用瞭很多篇幅來講如何把這種方法用在工作中,但對這種方法在職場中應用不報樂觀態度,根據我的觀察和切身體驗,需要克服太多困難。最大問題是在國內的企業中,不管是老板還是職場環境都很難使用這種方法。

這種方法對於自由職業者、頂級專傢、匠人和學術人士的效果會更好,這類人群基本都擁有一定的自由度,對時間和環境相對容易調整,使用深度工作法之後,更容易看到效果,形成正向循環,而這幾個因素對於職業人士通常是很難獲得,所以說這種方法是最適合自由職業者的時間管理方法。

這四條準則基本上都是看起來簡單,想做到非常困難,因為有類似的經驗,文章省略瞭不少內容,對這個方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買本書閱讀幾遍。

100 天行動讀者反饋

@Amy

戰隼老師好。我是老讀者瞭。從你第一次發起 100 天行動以來,訂立過許多計劃,有些堅持下來瞭,獲益匪淺 ; 有些沒有堅持下來,損失也是自己的。比如因為信仰,堅持每天讀聖經,從斷斷續續到每天完成,堅持瞭快 3 年瞭。一方面是成瞭習慣,另一方面是有個好軟件,每天跟著計劃讀一些,每天都有收獲。

番茄時間,我教會孩子用這個方法,本來周末 2 天才能完成的作業,最快周六中午就做完瞭。發現堅持番茄時間最大的動力是那段休息時間,一定要保證孩子在休息的時間能盡情休息,比如拉伸 1 分鐘,或打遊戲 5 分鐘,這樣他才有動力堅持高效運作,而不是拖拉。

我的拖延癥也好多瞭,現在已經變成瞭一個以行動力強為口碑的一人。

@monkeyli

每天都看書 從今年 1 月開始堅持 已經閱讀瞭 44 本書 下半年繼續加油。

新出的對抗拖延課程:我是如何戰勝拖延癥的?

想瞭解更多關於 100 天行動內容 ---->不需要意志力的習慣養成法:100 天行動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